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湘文化——湖南商周青铜器陈列展.doc

湖湘文化——湖南商周青铜器陈列展.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商周青铜器

前言

湖南是我国南方出土商周青铜器最多的地区之一,他们的主人分属中原南下的商人、周人、本地的越人、楚人,有部分器物还与蜀、濮、巴等古代民族有关,因此,湖南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文化特色鲜明、艺术风格独特,在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中占有引人注目的地位。

湖南先民使用、冶铸青铜器的历史,目前可追溯到商代前期,距今约3500年。宋代文献中有湖南出土青铜器的记录,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湖南出土的一批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商周青铜器在国内外引起轰动,1950年以后,湖南商周青铜器的发现与认识步入黄金时期。

湖南商周青铜器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烈的地方特色。器物形体厚重高大,装饰风格诡异奇特,敲击乐器独领风骚,圆雕动物栩栩如生。我们的这个展览将全面地向观众们展示这一点。

第一部分

大家看到的这些照片,均是湖南乃至中国商代青铜器中的顶级作品,是湖南这块土地上出土的,不过他们现在属于国外的博物馆,至于是如何流出国门的,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告诉大家的是,他们是1949年前被偷偷运出中国的。

我们先看看这件“子母象尊”。尊形为象形,盖的捉手也是一小象,宛如母象驮了自己的孩子,故名。这件器物现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通高17.5厘米。全器象形而中空,象鼻上卷为流,器表装饰了龙纹、兽面纹、四瓣目纹。同样的器物在湖南省博物馆还收藏了一件,我们将在后面的陈列中看到。

这两件器物叫双羊尊,这件收藏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这件收藏在日本的根津美术馆。二件器物均由相背同体、同足的双羊构成器物的主体,器身布满鳞状纹,背负尊筒。但仔细观摩就会发现他们的差异,虽然纹饰的主题都是兽面纹,都在腿部饰龙纹,但表现手法是不同的,根津美术馆藏尊的纹饰基本上只作平面表现,而大英博物馆所藏采取了一些浅浮雕的表现方式,如兽面就比较凸出,尤其有趣的是,该器的双羊颔下有突出的“羊须”,肚下也有“毛发”下垂的刻意表现。这种差异是表现羊的品种还是雌雄?或者不过是艺术表现手法而已?观众们可以与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两件卣是被许多学者研究过的神气器物,分别收藏在日本的泉博物古馆与法国巴黎的塞努施博物馆。据我们所知,光是关于这两件器物的命名就有相当大的分歧,除了流行称“虎食人卣”,又称“虎卣”“人虎卣”“乳虎食人卣”“饕餮(taotie)食人卣(you)”“鹿钮乳虎卣”,这些不同名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件器物的神秘。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该器以踞坐的虎为器物的造型,虎后腿、虎尾为器物的足,虎背设盖,盖上有一鹿形钮,提梁两端有兽首,最特别的是虎的前爪抱一人,人头在呲牙的虎口下,艺术上给人一种狰狞的美感。器表还饰有龙纹、凤纹、蛇纹。器底还有鱼纹。该种器物的构图反映了什么主题?有的认为是虎食人、有的认为是人戏虎,比较权威的说法是,人与虎的组合母题,意味着人与神的合一,人借助神性的动物达到通天的目的。

这里陈列的是两件“残缺不全”的文物的照片与实物,一件为立鸟器盖,鸟冠高耸,喙尖直,下垂的尾、尖锐的利爪显得坚实有力;盖面中央为涡状火纹,绕以连珠纹,外饰倒置的兽面,兽面外还有侧羽,非常精美,可惜器身不知下落。该器盖现藏法国巴黎基美博物馆。这件器罍盖现藏湖南省博物馆,器身于2001年出现在美国一艺术拍卖会,并创下924万美元的天价。该器1922年桃源漆家河出土。盖内铭文为:“皿天全作父已尊彝”。全器漆黑发亮,主纹为兽面纹,纹饰线条坚挺,盖面、器身有突出的棱脊,给人庄重、厚实、典雅的感觉。

第二部分

考古发现尚没有揭示湖南青铜冶铸业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的湖南青铜器不仅数量多、工艺水平高,而且出现了一批地方浓郁的青铜器,与时代相当的四川成都三星堆、江西新干大洋州出土的青铜器地位相当。

我们可以先看看模型:

红灯为商周窑臧出土的重要文物;绿灯为商周随葬青铜器的典型墓葬;黄灯为商周时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遗址。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大部分集中在湘江流域,而且以宁乡一带的密度最高。学术界一般把宁乡一带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称为宁乡青铜器群或沩水青铜器群。

这里陈列的器物叫鼎,就是问鼎中原的鼎。身份高圆鼎是鼎的基本形制,鼎是商周青铜器中最成见的器类。鼎,首先是一种可作实用的器物,一般烹煮肉食或作盛祭牲用器;其次,青铜鼎在维护中国奴隶社会政治秩序的礼乐制度中,通过使用数量的多寡表示使用者的身份,甚至被作为王权或国家的象征。

这件人面纹方鼎是宁乡黄材出土的。该器是商周青铜器中唯一一件腹部以人面装饰的方鼎,内铸“大禾”二字,是铸器着的名字;四方的人面基本一致,反映铸造者掌握了造型艺术的扩大与缩小技巧。对器物中人面的认识在学者中是有分歧的。有的认为就是文献中提到的“饕餮(taotie)纹,因为所谓“人面”,实际上有角、有爪而无身,正与文献中提到的云氏不才子“食

文档评论(0)

1555556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