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公路改造工程-路基路面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路改造工程S3-1

PAGE

PAGE1

第三篇路基、路面设计说明

1基本思路及设计依据、原则

1标准路幅组成

本项目改造段1一般路基宽度为7.5m,路面宽度6.5m,两侧硬化土路肩宽度各0.5m,改造段2一般路基宽度为4.5m,路面宽度3.5m,两侧硬化土路肩宽度各0.5m,路拱坡度及超高与原路保持一致,设计标高为路基中心线处路面标高。

2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规范》JTG5421-2018

(2)《公路技术状况评判标准》JTG5210-2018

(3)《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G5142-2019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5)《路面裂缝贴缝胶》JT/T969-2015

(6)《路面加热型密封胶》JT/T740-2015

(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073.1-2001

3病害处置基本思路

(1)方案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必须适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如材料供应、经济发展水平、使用环境等条件。

(2)方案须操作方便,适合于当地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技术成熟,使用效果良好。

(3)应按照“分段设计、分类处理、合理决策”的设计基本要求,保证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4)应从“结构、材料、荷载、环境、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实现路面设计方案结构力学强度与路面使用性能的匹配,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的兼顾。

(5)应根据路面病害影响的深度、路面损坏严重程度,结合现场进行动态设计。

(6)应积极采用成熟的路面材料循环利用及节能环保的新技术,充分利用旧路面材料,废弃物挖运、堆放和占地应降至最低程度。

(7)尽量采用成熟技术,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4原路拓宽设计原则

(1)拓宽方式为单侧拓宽,拓宽后路基宽度为7.5m

(2)对涉及房屋密集路段,两侧有控制物限制情况下,不做拓宽。

(3)拓宽渐变率按1:15执行,且最短不小于10m。

5基本原则

(1)原路面特点和功能要求:要求改造后的道路全天候、安全、舒适地提供服务。且要求道路路面平整、整洁、美观、耐久。路面设计方案必须与原路面的具体特点相适应,才能满足道路的使用功能要求。

(2)交通荷载特点:本项目道路交通量属于轻交通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铺装层,要求路面加铺层材料的抗剪切强度高,抗变形能力强、耐久性好和稳定性好。

(3)高温稳定性:即具有较高的抗车辙能力和抗挤压破碎的能力。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65℃左右,对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并采用优质矿料的沥青混凝土。

(4)水损害问题:全国大多数公路的早期损害研究表明,水是引起路面早期破坏的最重要的原因。要求铺装层有较高的不透水性。要求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到4级以上,同时应在结构设计中考虑路面的排水要求。

6路面结构型式

项目段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大量断板、板角断裂、裂缝等病害,根据工程方案比选,建议在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修补的基本上,加铺双层沥青层,同时根据交通量及当地工程经验,确定加铺厚度(4cm厚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路段路面结构型式

段落

路面结构型式

K0+000~K5+393(改造段1原路拓宽加铺段)

4cm厚细粒式AC-13C沥青混凝土

粘层

5cm厚中粒式AC-20C沥青混凝土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铣刨1cm厚原水泥混凝土面板

20cm厚C25水泥混凝土基层(拓宽侧)

5cm碎石调平层(平均厚度)(拓宽侧)

K0+000~K5+393(改造段2原路加铺段)

4cm厚细粒式AC-13C沥青混凝土

粘层

5cm厚中粒式AC-20C沥青混凝土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

铣刨1cm厚原水泥混凝土面板

6衔接过渡段路面结构型式

由于路面标高提升约9cm,因此需设立过渡段保证路面标高与起终点标高衔接过渡。过渡段以长度10m予以控制,纵坡根据两侧高差设定。

2病害处理方案

由于本项目采用方案含原路面加铺方案,在加铺新的路面结构层时必须对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地方进行处治,同时为防止加铺层推移,施工过程中需先对原有水泥路面进行铣刨处理。由于本项目K1+017~K1+027段、K2+881~K2+912段路面病害需由当地乡镇先行修复处治,故本次设计不计入该段的工程量,同时本项目实施前,施工方应进一步现场核实路面病害处治情况,待路面处治

文档评论(0)

ze12223074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