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制霜法;1;第十四章制霜法;第一节去油制霜法;重;重;4.成品质量
制霜品为松散的粉末状,呈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巴豆霜和千金子霜的含油量应控制在18%~20%。;6.去油制霜的目的
(1)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如巴豆、千金子、木鳖子、大风子等有毒,作用猛烈,去油制霜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消除滑肠副作用。如柏子仁,其内含柏子仁油,具有滑肠通便之功,体虚便溏患者不宜用,制成霜后,除去了大部分油分,可降低滑肠的副作用。;巴豆的炮制研究
(1)主要成分:巴豆含脂肪油(巴豆油)34%~57%。尚含两种毒性球蛋白(巴豆毒素I、Ⅱ)等。
(2)药理研究巴豆泻下的有效成分是巴豆油,能刺激肠道蠕动而致泻,0.01~0.15g的巴豆油即可导致泻下,大剂量可引起剧烈泻下,甚至导致死亡。压油制霜能降低巴豆油的含量,从而降低毒性,缓和泻下作用。可见降低毒性的关键是控制巴豆油的含量和灭活毒蛋白。
;去油制霜法--千金子霜
炮制方法:取净千金子,搓去种皮,碾成泥状,用布包严,蒸热,压榨去油,如此反复操作,至药物松散不再黏结成饼,碾细备用。量少者,研碎后用数层吸油纸包裹,加热,反复压榨换纸,至纸上不显油痕,研成松散粉末。
成品性状:千金子霜为均匀、疏松的淡黄色粉末,微显油性,味辛辣。
炮制作用:千金子霜能缓和泻下作用,降低毒性。;千金子霜的炮制研究
(1)成分研究:千金子霜用不同炮制方法制备,对毒性成分脂肪油的成分影响较小,而不同炮制方法对脂肪油的含量均显著降低,其降低顺序为蒸霜>热霜>冷霜>酒制品>炒品。
(2)炮制原理研究:千金子中脂肪油对胃肠有刺激,可产生峻泻作用,其含量与毒性成正比。制霜法可除去大部分脂肪油,缓其峻烈之性,无论是加热还是不加热处理,都可以达到减毒的目的,保证用药安全。
;去油制霜法--柏子仁霜
炮制方法:取净柏子仁,碾成泥状,用布(少量可用数层吸油纸)包严,蒸热,压榨去油,如此反复操作,至药物不再黏结成饼为度,再研成松散粉末。
成品性状:柏子仁霜为淡黄色松散粉末,微显油性,气微香。
炮制作用:柏子仁霜可消除呕吐和润肠致泻的副作用。;柏子仁霜的炮制研究
传统制霜法较繁琐,费时,生产量少。改进工艺为:取净柏子仁,以高速粉碎机研为泥团状,然后在大瓷盘内铺数层吸油纸,将药物铺平,再盖上吸油纸数层,以瓷盘层层相叠,上压木板或砖块,置于电热干燥箱内加温,恒温65℃,;第二节渗析制霜法;1.渗析制霜法的含义
药物与物料经加工析出细小结晶的方法。
2.适用药材
西瓜霜。;3.操作方法
(1)西瓜析霜:取新鲜西瓜,沿蒂头切一厚片作顶盖,挖出部分瓜瓤,将皮硝填入瓜内,盖上顶盖,竹签插牢,用碗或碟托住,悬挂于阴凉通风处,待西瓜表面析出白霜时,随时刮下,直至无白霜析出为止,晾干。
(2)瓦罐析霜:取新鲜西瓜切碎,放入不带釉瓦罐内,一层西瓜一层皮硝,至罐容积的4/5,将口封严,悬挂于阴凉通风处,数日后,瓦罐外面析出白色结晶,随析随收集,至无结晶析出为止。
上述两种制霜方法,均为每100㎏西瓜,用皮硝15㎏。;4.成品质量
西瓜霜为类白色至黄白色结晶性粉末,气微,味咸。含硫酸钠(Na2SO4)不得少于90.0%。
5.注意事项
宜在秋季制备,夏季湿度大时难以得到结晶。
6.炮制作用
西瓜清热解暑,芒硝清热泻火,制成西瓜霜后,两者起到协同作用,增强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功,并使药物更纯净。用于咽喉肿痛,喉痹,口疮。;第三节升华制霜法;第三节升华制霜法;第三节升华制霜法;第四节副产品制霜法;1.含义
药物经过多次长时间煎熬后所剩的粉渣另作药用,或收集产品加工时的副产物作药用的方法。
2.适用药材:
鹿角霜、柿霜等。;3.操作方法
(1)鹿角霜:取净鹿角,熬去胶质,取鹿角骨块,除去杂质,捣碎或研碎。
(2)柿霜:秋季摘下成熟的柿子,削去外皮,放置于席圈内,日晒夜露,约经1个月左右,在柿饼表面渗出一层白色粉霜,刷下后,即为柿霜。将柿霜置于锅内加热熔化,至饴糖状时,倒入特制的模具中,待冷后取出,干燥,即为柿霜饼。;4.成品质量
(1)鹿角霜:呈长圆柱形或不规则的块状,表面灰白色,显粉性,体轻,质酥,断面外层较致密,内层有蜂窝状小孔,有吸湿性,气微,味淡,嚼之有粘牙感。
(2)柿霜:为白色粉末状。柿霜饼呈圆饼状,扁平,一面平坦,略具沟纹,一面光滑,中部较厚,周边渐薄,边缘光滑,黄白色至棕黄色,质较硬而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