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TheoryResearch
学★★理★★论
高校“不忘红色初心”教育问题研究
毛丹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吉安343009)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信念和信仰问题关系到未来事业的成败,
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时代是其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高校开展“不忘红色初心“”坚守红色信
仰”主题教育活动势在必行,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红色初心;红色信仰;主题教育;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8)12-0238-03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是的一大提出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实行社会革
习近平反复强调的话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在全党开命”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党的初心和使命,表明红色初心的
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内容是随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实践历程不断深化和
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丰富的。“初心”与“红色初心”的区别在于:一方面二者所
懈奋斗。大学生是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力体现的时代不同,“红色初心”体现的是革命和建设的时代
军,要使大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何谓“初心”和“信仰”“红要求;另一方面二者所反映社会发展的内容和程度不同。
色初心和信仰”,何谓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等问题,成为初心是信念的基础,信念是初心得以实现的保障。信
高校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研究的新课题。念是对某种理想或初心、观念、学说的一种相信和信任,这
一、引领大学生准确把握“红色初心”和“红色信仰”的种相信是建立在已经被证明了的或者说是可以看得见、摸
深刻内涵得着的事物基础之上的信任。而“信仰”一词最早来自宗教
理解和把握不忘“红色初心”是大学生教育问题的起用语,是人们对主宰人类命运的超越大自然的伟大力量顿
点,懂得、认清“牢记使命、继续奋斗、坚守“红色信仰”是教生一种极为信任、依托和崇拜之感。有的认为信仰是“一种
育的落脚点和归宿。超越有限追求无限,超越匮乏追求完满,超越偶然追求确
现代汉语解释,”初”是“当初的,一开始的”的意思,[1]
定,超越现实追求理想的活动”;有的认为信仰是“人类对
“心”是“心愿”的意思,“初心”就是“当初的心愿”。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它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关于“初心”什么时候提出,谁提出,其内容是什么等关乎于一个政党的目标指向、关乎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
一系列问题值得思考,从孔子提出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2]
亡”。以上对于信仰界定的观点,都没有把信仰和信念加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初心,到秦始皇的以区分开来。信仰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观念、学说或
灭六国的民族统一,到康有为等改良主义的大同梦想,到孙者理想一种自觉地、终极地、极度地相信和崇拜的稳定心
中山的三民主义的主张,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归根结底都没理状态,它是真挚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二者的融合,只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考察民族共同体的构建问题_李健.pdf
- 延安时期农民文化教育的力作_评__省略_化教育研究_1935_1948_苗光新.pdf
- 乡村组织振兴的基本逻辑及实现路径探讨_王韬钦.pdf
- 世界历史视野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_李健.pdf
- 世界历史的开辟与发展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意义_李健.pdf
- 商鞅治国思想要旨概说_郭忠义.pdf
- 全面把握共产党人的价值观_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与为人民服务的统一_董德刚.pdf
-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_凌伟强.pdf
- 评国外学者对世界历史未来走向的时_省略_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分析视角_李健.pdf
- 毛泽东农村教育思想与农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探究_孙亚芳.pdf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启示_李燕.pdf
-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发展历程_理论逻辑与基本经验_顾阳.pdf
- 道德的批判与建构_基于恩格斯_反杜林论_的原典解读_罗来文.pdf
- 党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质_耿步健.pdf
- 从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_基于中国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考察_罗熙.pdf
- 霸权_话语与政治_论拉克劳_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_毕芙蓉.pdf
- _后马克思主义_理论的批判解读__省略_克劳与墨菲的_后马克思主义_评析_付文忠.pdf
- 重解政治与哲学的关系_巴迪欧对政治哲学的回归与更新_李健.pdf
- 新中国70年妇女工作的发展历程与_省略_经验_以妇女工作方针的演变为线索_尹旦萍.pdf
- 新中国中央历代领导人对妇女事业的重要贡献_拉毛措.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