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Word).doc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文综历史试题(Word).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都七中2016届高三一诊模拟

文科综合考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根据甲骨文以及中国史籍记载的推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最早的一批姓氏包

括姬、姜、嬴、妫等。这些姓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礼制对女性的尊重B.受西周宗法制的影响

C.政治上分封制的实施D.血缘关系最初以母系来确定

25.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

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

荀子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26.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

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7.李贽在《焚书》中讽刺道学家:“种种日用,皆为自己身家计虑,无一厘为人谋者,及乎开口

谈学,便说尔为自己,我为他人,尔为自私,我欲利他……翻思此等,反不如市井小夫,身

履是事,口便说是事……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这反映了李贽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B.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C.认同市民阶层利益和要求D.反对遵循仁义道德

28.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里的“荒唐言”反映出

A.《红楼梦》极大地冲击了统治秩序

B.封建社会将为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C.《红楼梦》与当时的主流思想不符

D.封建伦理道德在当时已无积极影响

29.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

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

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

“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

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30.武昌起义爆发后,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10月13日《申报》有如下报道:“……

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12和13两日《泰晤士报》均

在显要位置开辟专栏报道中国的革命,相关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叛乱”。下列有关解

读中,正确的是

A.两报均较早给予了关注和报道,说明武昌起义的国内外影响大

B.两报均大量报道起义情况,反映其对中国民主革命的高度肯定

C.《申报》报道起义较为客观,说明当时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泰晤士报》多称起义为“叛乱”,体现英政府的殖民主义立场

31.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

“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

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32.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

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

换代办,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关系”

A.是双方在国家利益协调上的突破

B.成为当时东西方关系的典型特征

C.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基础

D.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

33.“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

户籍为依据确定

文档评论(0)

183****760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