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札记_3
案例描绘
《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小孩们绘声绘色地表演着课本剧,特别是扮演铁罐的小洋,把铁罐恼羞成怒地恶意凌辱陶罐的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小观众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早已经乐不可支了。演毕,掌声如潮。
“‘铁罐’先生请留步。”我拉住小洋,“小孩们,假设你是国王厨房里的‘锅’、‘勺子’、‘碗’……看到了这一幕,想对‘铁罐’说点什么呢?”
“锅”:“铁罐,你太骄傲了,没有人会喜爱你,总有一天你会懊悔的。”
“碗”:“铁罐啊,你何必欺人太甚呢,你也有本人的缺点哪!”
……
简直确实是一个“锅碗瓢盆批判会”,面对接二连三的指责,“铁罐”却不甘示弱地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大家:“你们这些一无是处的家伙,算什么东西,也敢来批判我,哼!”
糟糕,这群小家伙进入角色,开场针锋相对了!教室里乱糟糟的。
我微笑着说:“看来我这个‘大厨师’不得不出来说两句了,小孩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仅要学会正视本人的短处,而且要擅长发觉别人的长处。想一想,你还有什么话想对‘铁罐’说呢?”
片刻沉默过后,小湘站了起来:“铁罐兄弟,你还记得我吗,我是一只小勺子。”“我特别羡慕你的巩固和大肚量,厨师曾用我从你的肚子里舀过汤呢。”他略加思索接着说道,“假如你愿意改正缺点,我特别乐意和你做朋友。”
好一个“大肚量”!我心中暗自赞扬,脑中灵光一闪。这时只见“铁罐”已经走到“勺子”的面前:“感谢你,让我们做朋友吧!”
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了掌:“小孩们,你们瞧,‘勺子’特别会欣赏别人,因此又交到一个好朋友。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是呀,比方说小勇吧,尽管他做清洁时爱偷懒,但是他主动帮小组的同学听写,说明他乐于助人。”快人快语的小雨诚恳地说着,“小勇,假如你能勤快一点,那就更好了。”小勇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我特别佩服霜霜,她不但多才多艺,而且还乐于助人,我要向她学习。”
教室里沸腾了。越来越多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这些小孩啊,不仅要尽情地夸一夸与他们朝夕相处的小伙伴,还诚恳地指出别人的缺乏,委婉地提出了建议……
“老师,我能够到好朋友周围把他的优点告诉他吗?”
“老师,我能够写在纸上吗?”
“所以能够啦!”
小孩们已经乐在其中了。只见有的小孩伏在桌上认真地写着,前面还挡着本书,好似生怕被别人看见似的;有的三三两两亲切地交谈着;几个害羞的女小孩凑在一起说着悄悄话,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乐。那几个成绩差的小孩的眼里流露出惊喜,不用说,他们一定是由于别人的赞扬而感到激动吧。
教室里,流淌着浓浓的温情,将下课铃声也吞没了。小孩们尽情地诉说着,倾听着,享受着……
教学感悟
课堂中小孩们的欢乐来源于:
──放飞童心真切体验
这则寓言故事语言朴素却富有童趣。教学时以课本剧的方式,创设语文实践情境,使学生走进文本进展角色体验。如:学生选择国王厨房里的“锅”、“勺子”、“碗”等角色与“铁罐”对话这一片断,营建了童话般的气氛,也营建了创意无限的课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理论曾给我们启示:小孩喜爱表演,也喜爱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宏大的角色效应。小孩们在角色认识的驱动下,全身心肠投入,全面地活动起来,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因此有了“勺子”奉劝“铁罐”这精彩的一幕。
──把握生成收获精彩
我们的课堂不再固守预设,而是期待不曾预定的精彩。当小孩们情绪高涨地“入戏”,偏离了老师最初的设想,我干脆抛开所谓的“师道尊严”以知情人“厨师”的身分与他们对话,适时进展点拨。使小孩们不仅明白要用辩证的观点去评论别人,还悟出要欣赏别人的优点。当在生生对话中出现了即兴制造的火花,老师敏锐地捕捉住它,打破文本限制,与生活相联络,引导小孩们“在生活中,也要用欣赏的目光去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如此,小孩们的思维得到拓展,情感也被引燃了,虽未及“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但在一个温馨的课堂气氛中,他们的真情流露又怎会不让人为之动容呢?也许,这看似有点“跑题”了,但课堂上却涌动无限真情,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让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表现自我,张扬个性,感受生命的成长,真正享受语文学习所带来的欢乐,何乐而不为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