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过程课程导入课堂小结课后习题
新课导入
名词解释经济体制:指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定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行方式。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公有制市场经济体制都是经济体制的一种。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变:生产关系。不变:社会主义制度。
相关史事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1、背景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80%的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农村具有决定性义。……七亿多人稳定了,天下就大定了。——《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时间总人口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4954167万48402万89.4%195257482万50139万87.2%195865994万54704万82.8%197896259万79014万80.0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背景
2、改革概况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序幕: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相关史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相关史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民形象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民热烈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改革概况
承包给完成上交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定额)集体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家庭(农户)生产自主权剩余归自己自负盈亏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公有)特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2)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改革概况
改革后的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小岗村秋收盘点:
3、推广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小岗村成功→中央支持倡导→1983年全国实行
4、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后,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增长。到1984年时粮食产量就超过了4亿吨,而1977年时还只有3亿吨。1981年以后,粮食供应的增长导致政府鼓励农户改种蔬菜、水果和经济作物。据官方估计,1977年到1984年的人均粮食消费从195公斤增加到了250公斤,猪肉、牛肉和禽蛋的消费增长得更快。——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4、意义
对比异同: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事件名称时间土地所有制对农业的影响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5019561958年开始1978年开始农民私有制公有制公有制公有制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规律,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会场1984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2、展开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行动方案.docx
- 模拟试题1--整理(考试用)--120418.doc VIP
- 儿童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PPT课件(带动画).ppt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江苏教育版.docx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1).doc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VIP
- 浙江衢州市常山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创意思维在设计中的参与方式之三横向思维法.ppt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公开招录12名工作人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