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6课时反比例(2)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成反比例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征,能依据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成不成
反比例关系。
2.熟练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反比例的方法。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
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教学难点】
在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反比例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变化的量”和“正比例”的有关知识,对比例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因
此,在教学时依据教材的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小组合作交流”
的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
在原有正比例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建构新知,最大限度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感知、交流、比较、归纳等数学教学活动,探究新知,体验到成功的愉
悦。
【核心素养】
经历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学过正、反比例的含义及反比例的点,并能正确判断两个量
是否成比例。】
1复.习铺垫,知识迁移。
提问:梳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异同点。
正比例反比例
1.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相同点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变化方向”相同,一种量增大或减“变化方向”相反,一种量增
少,另一种量也随着增大或减少。大或减少,另一种量也随着减
少或增大。
不同点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
积一定。
关系式:匕=k(■―定)关系式:xy=k(一定)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成反比例的量,只要你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这节课我们就
继续来探究反比例。(板书:反比例(2))
学习任务一: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设计意图:建议先让学生独立“想问题”,再引导学生用自已的语言说说是怎样思考这个
问题的,与同学交流。然后,把全体同学不同的方法和观点呈现出来,组织全班交流讨论。
1.总价一定,物品的单价和数量。
买苹果的总钱数一定,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吗?你是怎么想的?与同
伴交流。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最后汇报结果并说明理由。
预设1:成反比例。苹果的单价高了,数量就少了;苹果的单价
低了,数量就多了,反过来了。
预设2:列表看一看,假设有60元钱。
6
ILbe□
LEnRi
乘积一样,成反比例。
上面同学的说法正确吗?
预设:第1个同学依据不够充分。第2个同学依据说得很清楚,单价X数量
=总价(一定),也得出了正确结论,苹果的单价与数量成反比例。
(2)书的页数一定,已读页数与剩余页数。
2.奇思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情况如下。
:巳读的页破1234
利r的页虹79787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行动方案.docx
- 模拟试题1--整理(考试用)--120418.doc VIP
- 儿童绘本故事《三只小猪盖房子》PPT课件(带动画).ppt
- 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江苏教育版.docx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1).doc VIP
-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习题.docx VIP
- 《基于核心素养语文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课题立项申报书.docx VIP
- 浙江衢州市常山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pdf
- 创意思维在设计中的参与方式之三横向思维法.ppt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公开招录12名工作人员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