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中医诊断学:即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病:是对该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即该疾病的代名词。
3.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概括。临床
较为常见、典型、证名规范的证,可称为证型。
4.症:是人体发生疾病后所反映的各种异常现象。其中病人自觉的痛苦与不适称为症状;
通过检查而发现的病情征象称为体征。中医统称为症状。
5.病、证、症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病”和“证”是从不同侧面对疾病本质的抽象概括。“病”是对该病种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
的结论,“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因病性与病位等所作的判断。同一疾病可有不同的证,
相同的证可见于不同的病中,“症”是病、证表现出的各种异常现象,是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
中医诊病既重视疾病的变化规律和基本矛盾,又要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才能为临床治
疗提供立法依据和选方用药原则。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只强调辨证而忽
视辩病,或只辨病而不进行辨证,都是不恰当的。
二、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1.诊法:即中医诊察、收集病情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2.辨病:即对疾病的病种作出判断并确定病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3.辨证:即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病人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
病当前的病位与病因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4.病案:又称医案,古称诊籍,现称病历,是临床诊疗过程的书面记录。
三、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
1.司外揣内:源自《内经·灵枢·外揣》。即医生诊断疾病是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症
状、体征等),推测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内在本质。
2.见微知著:出自《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即通过微小的、局部的外在变化,测知整
体的、脏腑的内在病情。
3.知常达变:即认识客观事物,必须通过观察比较,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过、不
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及变动的程度。
四、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1.整体审察:即在认识疾病时,不能只注意病变局部或病人个体,而应从整体观念出发,
内外结合,全面诊察分析病情,综合识别判断病证。表现在各种诊法的综合运用及对病情
资料的综合分析两方面。
2.诊法合参:指四诊并重,诸法参用,综合收集病情资料。
3.病证结合: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五、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重要年代、医家、医著及其学术价值
1.公元前五世纪的著名医家扁鹊就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2.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了望闻问切四诊的基础。
3.西汉淳于意创立“诊籍”,是现存最早的病案记载。
4.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在疾病分类上做出了贡献。
5.西晋王叔和所著《脉经》,分述三部九候、寸口诊法、二十四脉等,为我国现存最早
的脉学专著。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较早记载了对天花、麻风等传染病的诊断及对黄疽
病人的实验观察。
6.隋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
7.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南宋施发的《察病指南》专
论诊法。
8.金元时期:
滑寿的《诊家枢要》对三岁以内小儿诊察食指络脉的方法有新进展。
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代敖氏著《点点金》、《金镜录》,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敖氏《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第
一部舌诊专著,
金元四大家的诊疗特点:刘完素诊病,重视分析病机;李东垣诊病,重视四诊合参;朱震
亨诊病,主张从外知内;张子和诊病,重视症状的鉴别诊断。
9.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脉神章》论述脉神、正脉十六部等;《传忠录》“十问篇”后
世编成“十问歌”;《传忠录》中“二纲六变”之论对八纲辨证的形成颇有影响。
10.脉诊研究: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详述二十七脉。
明末李中梓《诊家正眼》在此基础上加“疾脉”,形成28脉体系。
11.舌诊研究:
清代张登所辑《伤寒舌鉴》,载有一百二十图,
梁玉瑜辑成《舌鉴辨证》,载图一百四十九幅。
傅松元的《舌胎统志》,
刘以仁的《活人心法》。
民国刘恒瑞的《察舌辨证新法》,
曹炳章的《彩图辨舌指南》,
杨云峰的《临症验舌法》等都是研究舌诊的较好资料。
12.四诊的综合性研究:
清吴谦等编撰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决》
林之翰的《四诊抉微》
张三锡的《医学六要·四诊法》,
何梦谣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pdf
-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含答案.pdf
- 1474临床医学概论(本)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pdf
- 2003年至2023年大设计真题(A2可打印).docx
- 2011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解题分析-图书馆方案.docx
- 2012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解题分析-博物馆方案.docx
- 2013年建筑方案设计(作图)解题分析-超级市场 Part02.docx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pdf
- 大学计算机基础与计算思维客观题及答案.pdf
- 大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答案.pdf
- 幼儿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PPT.ppt
- 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课.ppt
- 4.2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件(共2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大模型平民化开启“AI+医疗”新纪元.pptx
- 2《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件(共28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3《鸿门宴》 课件 (共5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unit 2能力阅读写作拔高练-学九级英语全一册单元模块满分必刷题人教版.pdf
- 9.3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 (共2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 “4·23世界读书日”主题教育班会-阅读启心智,知识筑梦想 课件(共27张PPT).pptx
- 4EAT 变速箱维修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