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15/NUMPAGES15
临考押题卷01(新高考通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登录一些“AI伙伴”网站账号,就可拥有你的虚拟伙伴。这一幕对于很多80后、90后来说,是多么地似曾相识。没错,机器人伙伴在经历了电子宠物、富于同理心的聊天机器人、能识别和理解人类话语的倾诉对象三个阶段后,跨入了“AI伙伴”阶段。
“AI伙伴”是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和自主性以及社交技能的机器人或虚拟对象。它们展现出非凡的现实性、适应性和互动性,富有同情心,擅长开放式对话,能够与客户建立愉快且相互理解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说是信任、兼容、相互熟悉的,用户通常更容易向人工智能敞开心扉谈论恐惧和不安全感。在互动过程中,AI会通过观察用户的过去经历来嵌入其人际关系网络,通过对话逐步进化,微调其反应以匹配用户的兴趣、需求和沟通风格,让使用者感到安全和幸福。一些研究表明,“AI伙伴”能够减轻个人的孤独感。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AI伙伴”一经出现,就引起了有关道德和人类情感秩序的担忧。“AI伙伴”可以提供个性化情感体验和精神慰藉,但并不真实。AI的本质是数据和算法,所谓的情感共鸣,是在不断刺激用户对AI伙伴的消费欲望和情感期待。过度依赖“AI伙伴”可能会阻碍关键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这些“伙伴”也有可能以不符合用户最佳利益的方式影响用户的思想或行为,在社会决策上做出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判断,等等。这些隐蔽的逻辑关系,都掌握在AI开发者的手中。
“AI伙伴”的体贴和顺从,让人如沐春风的感受背后,隐藏着一种伦理危机,对现实情感关系的背离。现实亲密关系的建构过程往往伴随着羁绊、纷争和挫败感,这正是人机交往中所缺乏的。长期沉溺于“人机相伴”,用户可能产生不健康的情感依赖,忽视现实世界的关系或失去处理人际交往的能力。
“AI伙伴”的兴起代表着技术、心理学和人类情感的迷人交汇。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支持,但真实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仍然具有独特的价值。正确的选择在于将这些数字关系视为人类互动的补充,而不是替代。通过保持这种平衡,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陪伴的好处,同时保留人际联系不可替代的价值。人不能单纯地专注的互动,仍需真正的陪伴,需要以现实为基础的思想、情感或欲望带来的对话空间。
因此,在人工智能影响现实生活的潜在能力上,必须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禁止的。
(节选自刘兴亮《人民网:不能忽视情感伦理》)
材料二:
以人为本是人工智能伦理的出发点。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可以定义为在任何关于人工智能及其发展和使用的考虑中,都将人类置于中心地位。以人为本和以科技为中心在本质上似乎相左,后者把系统放在设计过程的首位,在最后阶段才考虑人工操作员或用户。在这种方法中,人类的角色相对被动,只能跟随操作技术设备。以人为本的方法则呈现出不同的选择,它把人类个体及其需求和偏好放在设计、营销和商业战略的中心,旨在使用参与式或共情式的机制来设计思维过程,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技术的目的在于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关注个人,还意味着关注整个社会的福祉和人类生活的环境。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与基本权利密切相关,需要采取强调人类自由和个人尊严是有意义的社会法规的整体性方法,而不只是关注单纯的个人中心描述。
从监管角度看,以人为本的实现形式多种多样。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在早期设计阶段就采取措施遵循“设计中的伦理”样板,尊重基本道德价值观和权利。这个方法的难点在于,以人为本的实现依赖于算法开发实体,而他们的权利受商业秘密法规或知识产权法规的保护。即使道德准则或约束性法律对人工智能算法的正确开发和使用有规范作用,对透明度和可解释性的要求也仍然使得如何确保法律和监管机制的适用性成为真正的挑战。
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的监管方法包括采取政策、立法和对部署人工智能技术的投资激励等,这些均对人类有益。这种监管方法可以提高那些把人类置于风险中的危险任务和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负责任地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安全标准,减少人类因工受伤、接触有害物质或危险环境的机会。
遗憾的是对于如何保证可信赖人工智能,还没有为利益攸关方提供普遍被接受的准则。同样地,在如何保证发展道德且稳健的人工智能也没有相关指引。虽然许多法律已经满足了其中部分要求,但是这些法律的适用范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猜押 平面解析几何(五大题型)-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抢押秘籍(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猜押 平面解析几何(五大题型)-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抢押秘籍(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猜押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六大题型)-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抢押秘籍(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猜押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六大题型)-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抢押秘籍(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猜押 导数及其应用(六大题型)-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抢押秘籍(新高考通用)(原卷版).docx
- 猜押 导数及其应用(六大题型)-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抢押秘籍(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 2025年北京高考数学临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抢押秘籍(北京专用)(原卷版).docx
- 2025年北京高考数学临考押题卷-2025年高考数学冲刺抢押秘籍(北京专用)(解析版).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主题猜想:书香致远-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60天主题猜想(主题押题 模板 素材)(全国通用).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主题猜想:使命担当-2025年高考语文作文考前60天主题猜想(主题押题 模板 素材)(全国通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