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科技
1.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1958年,黄旭华告别新婚妻子,和其他28位同事来到了一个荒芜凄凉、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开始了30年的“隐居研究”之旅。黄旭华和同事们扎根黄岛,攻克难关,最终造出了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感动中国》颁奖词:“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了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2.“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南仁东潜心天文研究,坚持自主创新,提出了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设想。历时22年,从论证立项到选址建设,他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成功在我国贵州建造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新华社》评:“23年时间里,他(南仁东)从壮年走到暮年,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缅怀南老,致敬科学精神。”
3.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
在科技薄弱、物资匮乏的年代,孙家栋心怀热爱,毅然投身研制中国第一枚导弹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而后五十多年,他先后主导“风云气象”卫星、“北斗”导航系统、探月工程,令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伟大飞跃,他也成为业界公认的中国“卫星之父”。
《感动中国》颁奖辞:“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4.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新中国初期,于敏受命带领团队扎根荒漠,研制氢弹,投身核事业,自此,他的名字被写入“绝密档案”28年,贯穿中国氢弹核武器事业的研究进程。最终,他成功为国家研制出世界唯二的氢弹构型之一的“于敏构型”,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长期保留氢弹的国家。
《感动中国》颁奖辞:“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二)文化
1.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樊锦诗从北大毕业后放弃优渥生活,奔赴西北荒漠,在敦煌一待就是58年。为了让莫高窟得到保护,她大胆提出建设“数字敦煌”,利用数字技术为每件艺术珍宝建立数字档案,让莫高窟“容颜永驻”,也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作出突出贡献。
《感动中国》颁奖辞:“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2.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叶嘉莹,自小热爱中国古典文化。哪怕时局动荡、命途多舛,她依然著书立说。身处海外时,她仍情牵祖国,于是请命回国教书,并设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恪守士的风度,传递诗词的温暖,无愧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点灯人。
3.梨园“小冬皇”:王珮瑜
王珮瑜从小热爱戏曲,在天赋与努力的双重加持下,她收获了“梨园小冬皇”的美名。面对传统国粹京剧的转型发展期,作为余派传人的她在精进自身技艺的同时,不忘致力于京剧传承与市场推广的平衡。因她创新性的传播,京剧在现代网络平台上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人民日报》:作为一个新生代京剧演员,她敢于素面朝天、去掉不必要的形式和“噱头”登台;对自己的功夫充满自信,一人从容面对观众;尝试将传统文化艺术变得时尚,以丰富的形式传播京剧,吸引青年观众,这一切都令人耳目一新。
4.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
20世纪70年代,王津到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从事文物钟表修复与保护工作,师从钟表修复师马玉良副研究员,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形成了他精到的修复技法。他满怀热忱,在故宫修复钟表39年,陆续修复和检修了两三百件钟表。他和团队耗费200多天的时间,修好了世界公认的最复杂的钟表之一的铜镀金变魔术人钟。
(三)生态
1.珠峰环保卫士:次仁旦达
生长在珠峰脚下的次仁旦达15岁起就接受登山训练,至今已4次登顶珠峰。他曾用1756天走遍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点。他还一直致力于珠峰的环境保护,与其他登山者在珠峰海拔5200以上区域进行大规模登山垃圾清理行动,守护雪山净土。
2.三代治沙,八步沙林场的“六老汉”
六老汉一般指甘肃省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20世纪80年代初,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6位村民,义无反顾挺进八步沙,植树治沙,三代不息,铸就了祖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用愚公移山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3.种子使者:钟扬
2001年,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踏上了西藏的土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陕西、宁夏、青海四省2025高三4月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2025届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于逆势中勇进,向光明处攀登.docx
- 2025年初一语文下册课内现代文复习11课《山地回忆》试题汇编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冲刺之语言文字应用病句专题.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赏析《拟行路难・其四》(附高频易错句填空及范文赏析).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模考名篇名句默写题汇编(9)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修改病句强化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留白之道,智慧人生.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认清那“一地鸡毛”.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题目审题立意及范文:挺直脊梁,就不跪.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