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民法典合同编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混同?答:混同通常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致使债权债务消灭的现象。
一、混同的概念民法理论上,混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混同仅指债法领域的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致使债权债务消灭的现象。根据《民法典》第576条的规定,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债权债务终止,但是损害第三人利益的除外。广义的混同包括债法领域的混同和物权法领域的混同。物权法领域的混同,是指所有权与他物权同归于一人,致使他物权消灭的现象。例如,质权人占有质物期间,因其他法律关系取得质物所有权,质权因混同而消灭。混同作为一种导致债权债务消灭的法律事实,性质上属于事件,而非行为。在债务人受让债权的场合下,虽存在债权让与行为,但混同并非指该行为,而是指因债权让与导致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的结果事实。
二、混同的原因根据《民法典》第576条的规定,混同的原因是“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具体包括以下两类情形:(一)概括承受概括承受,是指因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主体存续发生变化,而导致一方的权利义务全部由另一方承受的现象。一般包括:企业合并、债权人继承债务人财产、债务人继承债权人财产实等。(二)特定承受特定承受,是指就某一特定债权,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身份归于一人。一般包括: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债务人、债务人将债务转让给债权人等。
三、混同的效力(一)债权债务消灭根据《民法典》第576条的规定,混同的效力是“债权债务终止”。因混同而消灭的债务,既包括主债务,也包括利息债务、担保债务等从债务。在保证人取得主债权的场合下,保证债权因混同而消灭,但主债权不消灭。如果保证人为数人,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保证人之一,主债权不消灭,其他保证人仍须依约定向新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二)涉及第三人利益的,债权债务不因混同而消灭如果债权债务不涉及第三人利益,该债权债务因混同而发生绝对消灭的效力。但如果债权债务涉及第三人利益,为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该债权债务不因混同而消灭。一般包括以下两类情形:1.债权是第三人权利的标的例如,甲公司对乙公司享有A债权,甲以A债权为标的设立权利质权以担保丙之B债权,其后甲、乙两公司合并,为保护丙的担保利益,A债权不因混同而消灭,丙仍有权主张就A债权优先受偿。2.具有流通性的证券化债权例如,在票据权利转让的场合下,票据背书转让给前手票据债务人(出票人、承兑人等)票据权利不因混同而消灭,可以继续流通。又例如,公司取得本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债券权利不因混同而消灭,可以继续流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民日报》中闪闪发光的15个金句.doc
- 《刑法》第391条罪名分析对单位行贿罪.doc
- 10个高情商说话技巧.doc
- 42个努力微笑的金句发圈文案.doc
- 42句打动人心的金句发圈文案.doc
- 法考必过的15个小技巧建议.doc
- 经典名著:20句关于植物的经典描写.docx
- 梁实秋的20句经典语录.doc
- 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解读 第六十条——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doc
- 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解读 第五十九条——违约方终止合同时间的认定.doc
- Unit7CareersLesson2CareerSkills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3.pptx
- 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卷.docx
- Module2Unit1ShelearntEnglish(课件)英语五年级下册3.pptx
- Unit2ie(课件)牛津英语自然拼读世界第三级 4.pptx
- Unit4Whenistheartshow_PBReadandwritetwonewkittens(课件)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2.pptx
- Unit2WildlifeProtectionListeningandTalk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pptx
-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得分训练(二)文科综合试题.docx
- 第11课《山地回忆》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docx
- 《和田的维吾尔》2教学文案.ppt
- 7.1力课件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05】.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