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城镇与乡村(串讲课件)-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中图中华地图版).pptx

第2单元城镇与乡村(串讲课件)-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中图中华地图版).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镇与乡村课标要求/知识梳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必修二考点大串讲

目录CONTENT01课标要求02知识梳理03核心考点04综合演练

课标要求PART011.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2.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3.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业要求

知识梳理PART02

知识图谱

城乡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不同的经济活动有着不同的单位土地利用效益,及相应的地租支付能力。城乡各种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土地价高者得。

城乡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1.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农业用地3.影响地价的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越远越低)②交通便捷程度(越便捷越高)2.影响土地利用类型的因素①地租支付能力②该类用地方式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土地利用效益)

1.图示地价曲线中,甲处对应的区域最可能是(???)A.普通住宅区B.商业中心C.传统工业区D.农业园区2.近年来,上海市多所大学选择在郊区建立新校区,如上海交通大学,其新建的闵行校区占地面积远大于徐汇校区本部。除了政策的影响外,大学将新校区设在郊区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B.土地价格C.交通条件D.科技水平3.“品类齐全、一站式购齐”的传统大卖场,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商业中心的地下楼层,是因为中心城区(???)A.地租较高B.交通拥挤C.人口密度高D.商业集聚高BBA

城乡的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功能分区分布特点商业区商务区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区,集商务办公、商业购物、游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居民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遍在性特点,高档住宅区会更趋向于生态环境适宜、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工业区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地价低、远离居住区、交通便利的郊区,河流下游向、盛行风的下风向文化教育区一般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生态保育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或重建生态系统而划定和建设的一种功能区,如城市中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带、河湖水域与岸线等。

城乡的内部空间结构拓展:中心商务区(CBD)的主要特征:①经济活动最为繁忙;②建筑物高大稠密;③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④内部分区明显;

聚落和田园是两类最基本的空间单元。乡村聚落包括集镇和村庄,是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中心,其分布可能集聚连片,也可能零星散布;田园是粮食、蔬菜和水果的生产地,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保障功能。城乡的内部空间结构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是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宜居家园。

地域文化物质非物质建筑服饰饮食语言艺术制度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等。yiyi

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

城乡景观与地域文化

城镇化农业活动非农业活动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乡村地域城镇地域1.城镇化的含义(城镇化也称城市化)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城镇规模扩大2.城镇化的标志

城镇化的特点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大城市越来越多。城镇发展在地域上出现连片趋势,形成城市群。城镇化重心发生转移。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但目前速度慢;发展中国家:起步晚,水平低,但目前速度快。

城镇化的特点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水平低,速度慢。3070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70%以上,水平高,速度慢;发达国家目前处于后期阶段,出现了逆城镇化现象。中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水平提高,速度快;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中期阶段,以城镇化和郊区城镇化为主。2.世界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带来的利益集约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带动乡村发展

城镇化可能出现的问题环境污染:大气、水、垃圾、噪音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措施

乡村问题一些国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引发部分乡村地区出现人群老弱化、村庄空废化、水土污损化等问题。

核心考点PART03

难点1:影响地租的因素影响地租的因素:距市中心远近;交通通达度。①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郊区地租降低。②地租次高峰出现在城市环线与交通干道交会处。

1.图中横坐标上数字所在的“距离段”,表示住宅区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①③

文档评论(0)

150****18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