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管理者要做下属的助手”.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者要做下属的“助手”

管理的日常工作通常是很琐碎的,简单事情重复做。

员工离职后又招聘,然后再培训,直至其上手,循环往复。

这就难免令一些上司厌烦,他们发现培育下属实在是劳神费力。

企业里的人才培养向来是大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麻烦”在所难免,但

世间所有有价值的事情又有几个不“麻烦”呢?

现今社会中浮躁之气一直存有,先别说企业管理、部属培育了,国人喜欢“简

单”解决问题的偏好在养育婴儿身上就能一窥一二。

初生婴儿由于生理或情感上的原因,大部分容易无缘由的频繁哭闹,常令监

护他们的大人疲惫不堪,于是长辈们说,“不要理他,让他哭,不能惯着”。

因此,这些不被“惯”着的婴儿便在大人们有意无意的冷漠中渐渐学会了不

再哭闹。

看着小床上自得其乐玩耍的婴儿,父母们心想,幸亏听了长辈的话,“你看

宝宝多乖,自己玩”。

疏不知,婴儿此时的不再哭闹,是因为他明白了哭闹无用,他小小的心灵已

对照护他的父母失望了,他们已不再信任父母。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通常情商不高,原因很简单,他们缺爱。

那些脾气暴躁的,那些性情过于刚烈的孩子,往往都是缺爱的孩子。

在满怀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性情是温和的,眼神是专注的,心灵

是安静的,因为他们心中有爱,他们的内心足够强大,他们有充足的安全感,他

们被尊重,被重视,所以他们安静,他们专注。

要想让孩子在满怀爱的环境中长大,父母们无疑要比那些“冷漠”的父母

出更多:

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要用更大的耐心去呵护。

当然随之的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却并不一定是显而易见的。

在企业里也是同理。

有些上司对下属的管理简单粗暴,巴不得自己不需在下属身上花费丝毫精

力,下属却能“自动自发”的表现优异。

如若不然,便推诿到人力资源部,埋怨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招聘不力,没招聘

到“合适”的人进来。

其实,在企业待过一定年月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招人的确非常重要,找对

了人就成功了一大半,但真正能为企业所用的人才,最后还得靠内部培养。

而内部培养,员工的直线上司在日常工作中的言传身教十分重要。

企业的培训体系再健全,培训制度再完善,如果没有一个以身作则的上司做

榜样,正确而又及时的对下属的工作进行指导,那么下属的成长还是很有限的。

再加上中国社会充斥着威权文化,老板们或领导们多少都有旧时的皇帝情

结。

制度、规章是用来约束下属的,不是用来约束老板和领导的,老板和领导只

承担“监督”的职责,他们只需在旁边指手画脚。

也因如此,所谓的“洗脑”曾一度在企业里被广泛运用。

在今天的社会,面对80、90后甚至00后的员工,老的那一套所谓的“管理方

法”早已没有任何作用,今天的下属们不仅听你怎么说,他们更会看你是怎么做

的。

迫于企业发展的压力,今天的老板或领导们在认真的思考人才培养的问题,

他们在实践部属培育,端正管理者的价值观和心态,并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

关于管理人员和下属,德鲁克有这样的观点:

“管理人员对下属有向下的责任。

首先,他必须确保他们知道和了解自己要求他们做什么,必须帮助他们制定

目标。

然后,他必须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要负责使他们获得所需的工具、人员

和信息,必须向他们提供建议和意见,并在必要时教授他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如果希望用一个词来表明他的向下关系,那么最接近的词就是‘助手’。“

上面这段文字中,作为管理者,有几个关键点我们必须注意:

1、上司知道要求下属做什么,帮助下属制定目标;

2、上司帮助下属实现目标,使下属获得工具、人员和信息,向下属提供建

议和意见,并指导下属。

3、上司是下属的“助手”。

首先,上司必须知道自己要求下属做什么,帮助下属制定目标。

在实际的工作中,在有些企业,别说上司帮下属制定目标了,有些上司连自

己的目标都懒得制定,完全是经验管理,走哪算哪,他们想,制定目标多麻烦啊,

计划赶不上变化。

上司自己没有目标,连自己要做什么都是一本糊涂帐,更别说要求下属做什

么,以及帮下属制定目标了。

这些上司之所以能成为上司,部分是因为行业经验丰富,“熬”到了一定的

年月;再有些是依靠企业里的势力群体,当初跟对了人,今天终于坐到了某个位

置,但其实不是一个职业化的称职

文档评论(0)

火龙果的春天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