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VIP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4-2025学年河北省承德市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

①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③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④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

⑤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

⑥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

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⑤②③⑥④ C.②①④⑤③⑥ D.②③④①⑤⑥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塘路中

李群玉①

山连楚越复吴秦,蓬梗何年是住身。

黄叶黄花古城路,秋风秋雨别家人。

冰霜想度商於②冻,桂玉③愁居帝里贫。

十口系心抛不得,每回回首即长颦。

[注]①李群玉(808-862),字文山,澧州(今湖南灃县)人,晚唐诗人,工书能诗,不乐仕进。开成初,东游吴越,又曾西入三峡。大中八年,裴休为相,荐之,徒步入京,进诗三百首,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请告东归,复东游,卒于洪州。此诗为李群玉离乡赴京之作。②商於:为古代秦楚边境地域名。③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即景抒情。诗人看着远处峰峦叠嶂,山路漫漫,不禁感慨自身漂泊流离,犹如飞蓬断梗,飘荡无定。

B.颔联紧承首联,对仗工整。第三句承接第一句,第四句承接第二句,“黄叶黄花”对应“秋风秋雨”,上句写路途环境,下句寓离人心情。

C.颈联两句指明时间。“冰霜”二字写出诗人在秋日离家后于寒冷的冬日抵京,因清贫无居处而心情苦闷。

D.尾联两句和首联相呼应,并照应诗题,表明缘由。诗人的频频回首、蹙眉长叹的动作和神态颇具画面感。

2.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请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立意不恰当的一项()

断句

邵燕祥

走在秋天的田野上

我问老托尔斯泰:

一切成熟了的

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A.成熟需低头处事,抬头做人 B.做一个成熟的人

C.成熟何须低头 D.低垂着头才是成熟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就是说,是不是“情动于中”,是判断一首诗歌好坏最重要的________。那么什么才能使你“情动于中”呢?晋朝陆机有一篇《文赋》说过,“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在那强劲的、寒冷的秋风之中枯黄、凋零的落叶,人们看了会________。在芬芳、美好的春天,我们看见草木柔条发芽长叶,我们觉得________,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种感动。所以,人心之动,是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说,“情动于中”的一个因素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物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标志触目伤怀赏心悦目

B.标志触目伤怀清耳悦心

C.标准悲从中来赏心悦目

D.标准悲从中来清耳悦心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B.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正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C.说到一首好的诗歌,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D.说到一首诗歌的好坏,先要看人作的诗是不是真正令人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早玩雪梅有怀亲属①

韩偓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

无人同怅望,把酒独裴回。

冻白雪为伴,寒香风是媒。

何因②逢越使③,肠断谪仙才。

[注]①此诗作于天祐元年(904),诗人被贬于湖南醴陵。②何因,怎么能够。③逢越使,典出“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

文档评论(0)

139****7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