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井坑事故救援专题授课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前言随着城乡建设不断发展,井坑事故呈现出数量逐渐增多的趋势,作为抢险救援的主力,消防救援队伍在实施井坑救援时体力消耗很大,而且作业空间小,行动困难,且有中毒窒息的风险,熟练掌握地下井坑事故规律和特点,采取安全有效的施救方法,迅速救出遇险者,是消防救援队伍亟待研究的课题。
井坑事故基本知识2井坑事故处置规程3救援常用器材装备4目录content井坑事故典型案例1安全行动注意事项5
01井坑事故典型案例
1、2014年5月26日,某省某市一建设工地坑道发生坍塌,1名工人被困。经过55分钟救援,被埋压人员成功救出,正当4名官兵抬着担架外撤时,后方回填土忽然大面积崩塌,3名官兵和被救工人被大量泥土掩埋,后经5小时的挖掘,被埋压人员遗体被救出,导致3名官兵牺牲,1名工人遇难。这起事故发生在开口较大的坑道内,次生事故原因是指战员对风险预判不足。没有进行支撑保护,导致3名指战员牺牲。在处置此类坑道或井口较大的井坑事故时,要利用木工板、木方或螺纹支杆,对井坑壁进行支撑保护,或利用帆布、防护网进行遮挡保护,确保现场安全。
2、2016年11月6日,某省某市某村1名5岁男童在跟随父亲到地里收白菜时,不慎坠入一眼深约40米的废弃机井内。事发后,多个部门协同进行救援,由于井口仅有35厘米,成年人无法进入,最终采取大型机械挖掘救援的方式进行,至11月10日夜间,坠井男童被发现,已无生命体征,整个救援过程持续110个小时。这起事故是国内深井救援耗时最长的一次,由于井口只有35厘米,成年人根本无法下井施救,因此采用了挖掘救援的方式,调动大型机械上百台,多个部门联动救援,足以体现深井救援的难度。
3、2011年8月11日21时32分,某省某市某村1名妇女掉入庄稼地废弃灌溉井中。某中队在救援中,造成王某、宋某、陆某、韩某4人牺牲。王某(指导员)在井下为被困者系绳时,因搅动水封,致使大量硫化氢溢出水面,吸入中毒。由于天黑视线不清,照明状况不好,井上保护接应的3名战士以为是溺水,救人心切,在未做安全保护的情况下,接连下井施救,相继中毒牺牲。这起事故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人员坠井事故,由于深度较小,井口较大,容易掉以轻心,忽略了安全防护和气体侦检,导致小灾酿成大祸。
02井坑事故基本知识
井坑事故基本知识02(一)井坑的分类天然井坑塌陷井坑人工井坑在外力作用下,地面塌陷而形成的井坑,如采空区等天然形成的井坑,如天然溶洞等人工开采挖掘而成的井坑,如管道井、机井、污水池等
井坑事故基本知识02(二)土壤的分类及其稳定性01粘性土,主要为细粒土,根据粒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粉土和粘土。02非粘性土,包含巨粒土和粗粒土,根据粒径大小的不同可分为卵石、砾石土和砂石土所有的井坑都是在土壤被开挖后形成的,土壤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井坑事故救援的成功与否,因此,认识和了解土壤是开展井坑事故救援的基础与前提。在井坑救援中,由于开挖后土体的密实度、含水量发生变化,以及大量人员、机械参与救援会导致土体的稳定性降低,因此,所有开挖过的土壤都应视为不稳定,在救援时必须相应的防护措施。
井坑事故基本知识02(三)井坑事故救援的特点突发性强,具有隐蔽性城市和农村中大量存在一些正在使用或废弃的人工井坑,有的井盖质量差,有野草等遮蔽物,不容易被发现,极易发生人、畜坠落事故,加之,人员坠入地下井坑后,若无人员目睹,难以及时发现,导致丧失最佳救援时机。
井坑事故基本知识02(三)井坑事故救援的特坑洞口狭窄,内部空间有限,作业救援空间受到限制空间有限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沟通;救援人员之间交流不畅通信不畅需要采用人工照明措施,受井坑内部结构、照射角度等因素影响,照明效果不好,整体能见度较低。黑暗潮湿需要救援人员多次深入,时间跨度较大,且易受到惊恐、害怕等情绪的影响。身体心理压力大情况复杂救援难度大
井坑事故基本知识02(三)井坑事故救援的特点坍塌事故中毒窒息晕厥昏倒易引发次生灾害1、由于井坑内结构不稳定,年久失修,加之救援过程中,大量人员、车辆、器材集结,容易使之失去稳定性发生坍塌事故,击伤或埋压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造成生命威胁。2、井坑内部氧气稀薄,空气中二氧化碳易在低洼的井坑内堆积,导致氧气含量降低,另外,由于物质腐烂和污水等原因,也会生成一些有毒气体,如硫化氢,甲烷等,导致人员中毒。3、井坑内空间有限,救援人员需要依靠绳索牵引悬空作业,有时甚至需要“倒挂金钩”式倒立入井,导致救援人员头部充血,在黑暗、陌生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晕厥等情况。
井坑事故基本知识02(四)井坑事故救援的危险性井坑事故救援情况错综复杂,尤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