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讲义12.4议论文结构:启感式.pdfVIP

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讲义12.4议论文结构:启感式.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议论文结构之启感式

一篇议论文,合乎逻辑的谋篇思路是“引论—本论—结论”。议论文结构除了并列式、递

进式、对照式之外,还有“引议联结”式和“起承转合”式,这两种可以称为启感式。启是

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引议联结”和“起承转合”其实是对“引论—本论—结论”的具体化,即把“本论”

细化为“议”与“联”、“承”与“转”。所以,这两种结构形式与其它结构形式一脉相承,

由“引论—本论—结论”变化而来,可以如下图去理解:

开头——(论点1+论点2)+(论点3)——结尾

开头——(论点1)+(论点2+论点3)——结尾

↓↓↓↓

引——议——联——结

↓↓↓↓

起——承——转——合

【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北京卷)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

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

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

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范文参考】

个群相融,共创辉煌

①日前,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的新闻让国人无比自豪,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个体与整体关

系的思考。

[引:简要概述作文材料,切中肯綮,毫无拖泥带水之感]

②北斗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

可服务全球。社会上的每一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因此我以为,个体与整体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个体离不开整体,整体也同样离不开个体。

[析:在前面“引”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与解读]

③既然个体与整体相互都难以离开,那么我们就应该做到个群相融,以共创辉煌。

[提:紧跟着前文的“引”和“析”,水到渠成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就应该做

到个群相融,以共创辉煌”。这一论点,同时与文题紧密集合]

④“中国骄傲”的光芒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无私奉献。有人可能会觉得,科技领

域都是高大上的岗位,其实,国家重大工程也离不开普通劳动者。作为整个北斗系统中发射场

系统中的一员,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锅炉工肩负着为火箭、卫星测试厂房的空调提供蒸汽的责

任。而这看似简单,平凡的工作就关乎着火箭卫星的湿度、温度标准,同样决定着“万人一杆

枪”的北斗:事业最终的成败。托举火箭飞天的“90后”锅炉工王磊就说:“如果人人对岗位

挑三拣四,火箭还能成功上天吗?”铁四院最年轻的女劳模葛钰为了给高铁打造豪华“4S店”

动车运用所,她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画了多少图,流了多少汗。试想,离开了这些劳动者的无私

付出,咱们何以能取得如此多的“中国骄傲”?

[联1:作者充分展开联想,但却有着深意。“离开了这些劳动者的无私付出,咱们何以能

取得如此多的‘中国骄傲?”,我们不禁为作者精巧的构思所折服。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说

理娓娓道来,如此发问,发人深省]

⑤“扶贫攻坚”的战场上,离不开每一位“战士”的冲锋陷阵。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繁华

选择到贫困的家乡担任村第一书记,将青春之梦写在泥土里,脱贫的战场,她是醒目的黄花。

“农民院士”朱有勇退而不休,在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做出令人震惊的决定:去最艰苦的地

方扶贫。他一头扎进西南边境的贫困山村,在云岭大地上奏响了脱贫攻坚的时代最强音。试想,

离开了这些无畏的“战士”,咱们何以能将“扶贫攻坚”战打得如此漂亮?

[联2:作者再次展开联想。“放弃繁华的都市到贫困的家乡担任村第一书记的黄文秀”,“退

而不休的‘农民院士朱有勇”。选例精当,充满思辨的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