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ZZB 0895-2018 盐酸安非他酮.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100.20G25

ZZB

浙江制造团体标准

T/ZZB0895—2018

盐酸安非他酮

Bupropionhydrochloride

2018-12-24发布2018-12-31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发布

T/ZZB0895—2018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基本要求 1

4技术要求 3

5试验方法 4

6检验规则 12

7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14

8质量承诺 14

附录A(规范性附录)间氯苯丙酮检测方法 15

附录B(规范性附录)叔丁胺检测方法 17

T/ZZB0895—2018

I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制定。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普洛家园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化工学会、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山东昌邑家园化工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厉凤英、吴朝刚、皋海涛、庄江海、吴淑阳、金秀云、卢玲玲、余珍艳、史向红。

本标准由浙江蓝箭万帮标准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解释。

T/ZZB0895—2018

1

盐酸安非他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盐酸安非他酮的基本信息、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质量承诺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间氯苯丙酮、叔丁胺为起始原料,经溴化、胺化、成盐、精制等步序制得的盐酸安非他酮产品。

化学名称:(±)-2-叔丁基氨基-3ˊ-氯苯丙酮盐酸盐。结构式:

?HCl

CAS号:31677-93-7。

分子式:C13H18ClNO·HCl。分子量:276.2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DB33/2015—2016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

3基本要求

3.1原料

3.1.1起始原料间氯苯丙酮应符合表1要求。

T/ZZB0895—2018

2

表1起始原料间氯苯丙酮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外观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

鉴别

红外光谱图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色谱纯度(HPLC)

苯丙酮

≤0.10%

对氯苯丙酮

≤0.10%

邻氯苯丙酮

≤0.10%

3,4-二氯苯丙酮

≤0.10%

3,5-二氯苯丙酮

≤0.10%

最大单个未知杂质

≤0.10%

总杂质

≤1.0%

间氯苯丙酮

≥99.0%

水分

≤0.5%

3.1.2检测方法见附录A。

3.1.3主要原料叔丁胺应符合表2要求。

表2主要原料叔丁胺的技术要求

项目

指标

外观

无色透明液体

鉴别(GC)

样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品的一致

叔丁胺(GC)

≥99.5%

水分

≤0.1%

3.1.4检测方法见附录B。

3.2生产设备

3.2.1生产设备应耐受生产过程物料的腐蚀。

3.2.2应配备化学合成反应系统、精馏塔溶剂回收系统、精密过滤系统以及洁净除尘系统等。

3.3过程控制和车间卫生

3.3.1生产线应配备集散型控制系统(DCS系统),实现流程化、管道化、密闭化,有效地避免污染

和交叉污染。

3.3.2成品结晶、干燥和包装等工序应在D级洁净控制区内进行

3.3.3整个车间的设计应符合CGMP和ICHQ7要求。

3.4安全环保

T/ZZB0895—2018

3

3.4.1安全管理方面:固体物料投料采用真空上料机,减少对开盖投料的风险;采用DCS控制系统,

对反应过程的工艺参数进行远程控制;所有反应釜都设置有氮封系统,实现反应过程中全程氮气保护。

3.4.2废气处理引进德国杜尔的RTO热力焚烧处理工艺,执行DB33/2015—

文档评论(0)

馒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3004103100003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