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学案例版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1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述

中药、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和经验指导下使用的药物(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中药的产地;

“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人参水提取物(人参皂甙)的含量%比较

日本长野县红参13

韩国红参14

日本长野县白参4

韩国白参3

中国生晒参3

中国大力参(红参类)6

道地药材(地道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份含量最高时进行。

1.植物类药物采收:采收的年分、月分、时辰可能影响到药材的质量。

如:园参中人参皂甙含量的季节变化

月份14681012

人参皂甙%710.120.322.616.27.8

2.动物类药物: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3.矿物的采收:大多可随时采收。

;三、中药的炮制;第二节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的概念

?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四气---药物的寒热偏性阴阳学说

五味---药物的作用范围五行学说

归经---药物的作用定位脏腑经络学说

升降浮沉---药物的作用趋向

性能理论是中药的核心理论

;

四气(四性)含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顷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寒(甚于凉)

性质基本一致,属阴

凉(次于寒)

四气热(甚于温)

性质基本一致,属阳

温(次于热)

平——指药物寒、热之偏性不明显,作用较为平和。但按药性皆偏之理,实际仍有偏凉或微温。;二、作用(中药的作用一般规律)??

寒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热证、阳证

凉养阴生津

作用

(共性)热温里散寒

补火助阳

温经通络寒证、阴证。

温回阳救逆

《本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一)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淡附于甘,涩附于酸,习称五味。

1.药物的真实滋味

2.药物的作用特征:《内经》:“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二)五味的作用特征:

1.辛味:

发散表邪-治疗表证解表药味多辛

散-祛散风(湿)-治疗风(湿)证

辛行气-治疗气滞证行气药味多辛

行行血-治疗血瘀证活血药味多辛

;2.甘味:

补-补益-治疗虚证。补虚药味多甘

甘缓-缓急止痛-治疗拘挛疼痛证。

和-和中-治疗脾胃不和证

调和药性

部分甘味药还能解药物、食物中毒。

;3.苦味:通利小便-治疗小便不利之证

通泄-通泄大便-治疗大便秘结等证

泄降泄-降泄胃气-治胃气上逆之呕吐

苦降泄肺气-治肺气上逆之咳喘

清泄(苦寒)-清泄热邪-治热证

疏泄-疏泄气机-治疗气滞证

疏泄血脉-治疗血瘀证

燥-燥湿-治水湿病证-寒湿证(苦温)

湿热证(苦寒)

?;4.酸、涩味:

收-收敛

能收敛固涩-治疗滑脱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