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1∕T 1806-2019 麦田高效低风险农药使用技术规程.docx

DB41∕T 1806-2019 麦田高效低风险农药使用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806—2019

麦田高效低风险农药使用技术规程

2019-03-19发布2019-06-19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806—2019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省农药检定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绿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艳春、马俊峰、王全德、杨青云、高新菊、王恒亮、吉敏、许琦、吴仁海、郭志刚、李波、邵欣欣、栾昉、刘凯、闫振领、包来仓、岳文英、丁征宇、王峰、张玉明。

DB41/T1806—2019

1

麦田高效低风险农药使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麦田高效低风险农药使用的术语和定义、农药使用原则、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安全防护、农药废弃物处置。

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田主要病、虫、草害防治中高效低风险农药的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NY686磺酰脲类除草剂安全使用准则NY1232植保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效低风险农药

单位面积使用量小,对标靶生物活性高,对人畜低毒,易降解,对环境有益生物安全的农药。

3.2

安全间隔期

农作物采收距最后一次施药的间隔天数。除草剂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施药后药物残留量降至对后茬

作物安全的间隔时间。3.3

农药标签

农药包装物上或者附于农药包装物的,以文字、图形、符号说明农药内容的一切说明物。

3.4药害

因农药施用不当而引起的农作物非正常反应,包括组织损伤、生长受阻、植株变态、作物死亡等现

象。3.5

农药包装废弃物

属于农药废弃物的一种类型,是指农药使用后被废弃的与农药直接接触或含有农药残余物的包装物(瓶、罐、桶、袋等)。

DB41/T1806—2019

2

4农药使用原则

4.1安全性原则

以保护人畜安全、生态安全、小麦正常生长为原则。

4.2经济性原则

选择使用成本较低、防治效果好的农药品种。

4.3适用性原则

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下选用对症的农药,采用适宜的施药器械和施药方法。

4.4高效性原则

在保证防效的前提下精准用药,减少用药量。

5药剂选择和使用方法

5.1药剂选择

5.1.1根据防治对象选择

根据当地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按照防治对象(详见附录A)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应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交替使用或混合用药,以减缓农药抗性的

产生。

在小麦病虫草害单一发生时应选择专一性较强的农药药剂;混合发生时应选择防治对象有效

的广谱性药剂或合理复配混用或使用复配药剂。

5.1.2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所选农药品种应在小麦上取得农药登记证。

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品种,选用限用农药品种要从其规定。

5.1.3根据生态环境要求选择

在保证防效的情况下,要选用风险较低的农药品种。

农药剂型宜选择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等环境友好型。

5.2常用药剂

5.2.1小麦病害

锈病

发生初期用三唑类杀菌剂粉唑醇、烯唑醇、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氟环唑;复配制剂肟菌·戊唑醇、氟环·嘧菌酯、唑醚·戊唑醇、甲硫·氟环唑、唑醚·氟环唑、啶氧·丙环唑等进行喷雾防治。

黄矮病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吡啶类杀虫剂吡蚜酮等预防蚜虫传播病毒。

DB41/T1806—2019

3

赤霉病

扬花初期用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氟环唑;咪唑类杀菌剂咪鲜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氰烯菌酯;复配制剂唑醚·氟环唑、丙唑·戊唑醇、氰烯·戊唑醇、戊唑·福美双、井冈·蜡芽菌、肟菌·戊唑醇、戊唑·咪鲜胺、唑醚·氟环唑、苯甲·多抗、唑醚·戊唑醇等进行喷雾防治。

纹枯病

播种期用三唑类杀菌剂三唑醇、苯醚甲环唑;生物杀菌剂木霉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醚菌酯;吡咯类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