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31

DB1302

唐山市地方标准

DB1302/T479-2017

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17-12-20发布2018-021011实施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02/T479—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乐亭县原野水稻专业合作社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晖、刘艳荣、张海燕、杨益春、李晓勇、马和军、毕秋会、宋建华、刘静、齐铁权、崔锦辉、史晓贤、阴丽。

DB1302/T479—2017

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膜覆盖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地膜覆盖双茬鲜食甜玉米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规定。选择土层深厚、排灌通畅、肥力较高的旱田。

4品种选择

应选择生育期适宜、发芽率高、发芽势强、商品性好、高产、抗病虫害的品种,主要有甜单7号、夏王、金菲等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

5种植技术

5.1隔离种植

5.1.1空间隔离

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同期播种距离相隔400m以上。

5.1.2自然屏障隔离

利用山岗、树林、村庄等自然屏障隔离。

5.2大田准备

5.2.1翻耕要求

把残留废膜清理干净,深耕20cm~25cm,细耙,土壤细碎,疏松、均匀平整。

5.2.2畦沟规格

春季播种需起垄并铺设地膜,带幅110cm,垄底宽70cm,垄面宽65cm,垄高15cm,行间距40cm。5.3种子处理

播种前2d~3d,选择晴天晒种子2h~3h,避免在水泥面晒种。

DB1302/T479—2017

5.4播期

5.4.1地膜覆盖3月底播种。

5.4.2露地直播

6月25日-~7月20日播种。在垄沟套播第二茬。

5.5种植密度

第一茬垄上行距40cm~45cm,株距25cm~28cm,每667m2单茬种植4000株~4500株。第二茬垄沟,垄面分别种植1行,株距25cm~28cm,每667m2单茬种植4000株~4500株。

5.6播种方法

5.6.1露地直播

开沟穴播,每穴2粒~3粒,每667m2用种1.0kg~1.3kg,播种深度控制在3cm~5cm。

5.6.2地膜覆盖

方法同5.6.1,播后喷施除草剂和防治地下害虫药剂后及时覆盖地膜,膜边压入土中,压实。

6田间管理

6.1肥水管理

6.1.1施肥

6.1.1.1施肥原则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规定。

6.1.1.2施肥方法

每667m2底施堆沤好的有机肥1000kg~1500kg,耙平整细后作畦,作畦时每667m2用(N:P:K=15:15:15)三元素复合肥20kg~25kg施于种植沟内,并覆盖薄土。

6.1.2排水与浇水

足墒播种,保证生长期内遇旱浇水,遇涝排渍。

6.2苗期管理

6.2.1放苗

覆膜播种的鲜食甜玉米在播后10d~15d,幼苗二叶一心时,用竹签在幼苗处的膜划开小口子,放苗出膜。

6.2.2查苗补栽

出苗后用预留苗或同龄预留苗补栽苗穴,栽苗时带土,浇足水。

6.2.3间苗定苗

3叶~4叶期间苗,5叶~6叶定苗,每穴留1株健壮苗。

6.2.4去除分蘖

DB1302/T479—2017

6叶~8叶有分蘖时,应及时清除。

6.2.5揭膜

大喇叭口期到抽雄前,覆膜田块把地膜全部揭掉,带出田外集中处理。

6.2.6培土

揭膜后应进行培土。

7病虫害防治

7.1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防治原则。

7.2防治方法

7.2.1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防治方法见附录A。

7.2.2化学防治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按GB/T8321(所有部分)规定进行,防治方法见附录A。

8采收

鲜食甜玉米鲜穗在授粉后20d~23d即可采收,此时甜度最高、品种最佳。通

文档评论(0)

小小的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