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一
导入
刘禹锡——梁启超——
蒲松龄——鲁迅——
陋室
饮冰室
聊斋
绿林书屋
明·归有光
9岁
能文
15岁
束发读书
20岁
考中秀才
35岁
乡试中举
连续8次,
会试落选。
66岁
病死于任上
60岁
中进士,任县令。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明代昆山人,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朝散文家、官员。
他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
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
8岁
母死
19岁
写《项脊轩志》
23岁
娶魏氏
28岁
妻死
二
知人论世
书斋名,是作者家中一丈见方的斗室。
追念祖先
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
言其窄小
如颈背之间,故名。
志:
“记”的意思,它散文的一种,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自号项脊生
项脊是撑起一个人的重要部位,归有光有通过读书光耀门楣的志愿。
为何取名项脊轩?
三
课堂任务
自读课文,找找项脊轩还有什么别称。
阁、室。
课堂任务:从“轩”“阁”“室”等不同的称呼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关注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
任务一:圈画出“轩”“阁”“室”,概括作者在项脊轩中所做之事。
四
细读文本
室
轩
阁
第一段:改造项脊轩
第二段(前半段):
诸父异爨/老妪忆母
第二段(后):追忆大母
第四段(后):回忆亡妻
第三段:轩得不焚
第四段(前):夫妻乐事
任务二:面对“轩”“阁”“室”等不同称呼,感受作者情感变化。
室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原来的
一丈见方
渗漏
向下,名作状
每当
桌子
环顾四周
放置
朝北
得到阳光
超过
光线不明
从上面,名作状
判断句
略微
修缮
开
名作动,砌上围墙
抽背: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环绕,名作动
用来
抵挡
明亮的样子
室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混杂地
栏杆
增加光彩
摆满
休息长啸歌吟
静静地独自端坐
离开
每月十五的夜晚
树影摇动的样子
通过修葺,作者将原来怎样的“室”改成了什么样子?
室
老
小
破
暗
“百年老屋”交代了作者祖上辉煌,但是现在“破”,说明现在家道中落,家族衰败。
百年老屋
室仅方丈
尘泥渗漉
不能得日
日影反照杂植花木读书啸歌月夜赏月
亮
美幽闲
作者将室改得明亮、雅致,可以发奋读书,可以悠闲赏月,可见他文人情趣、勤学的远大的志向。
室
项脊轩还是那个项脊轩,但是通过作者的改造,再入住就让他“喜”了,变的不仅是环境,更是他的心境。“室”成为了少年立志读书的精神寄托之所。
作者解决了老屋破漏和阴暗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老和小,从中你读出了什么别的意味?
一个束发少年,很努力读书,但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很难改变一个家庭的现状,改变命运,读来难免悲从中来。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室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在此以前
中间相通
整体
等到
分灶做饭分家
到处都是
向西,名作状
越过
名作动吃饭
不久后
总共
两次
你从这几堵墙中看出了什么?结合前后我总结我之“悲”。
墙
“东犬西吠”暗示家族内部关系的僵硬、陌生。
“客逾庖而宴”暗示家庭生活的混乱,在这种环境下读书也十分困难。
“厅”在古代本是庄严的场地,除了宴请会客,嫁娶时新人、丧葬时的吊唁都是在厅堂中完成的。而在这庄严的场所中却有家禽栖息,可见这个大家庭礼制的荒废破坏。
由墙见门户隔膜,生活杂乱,人心涣散,家族衰败
室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曾经
去世的祖母
名作动喂奶
去世的母亲
对待
和
内室
经常
尔,你的
表修饰
一一回答(她)
完成
这里
室
“以指叩门扉”——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儿寒乎?欲食乎”——语言描写
妪讲的母亲的故事跟归有光无关,他为何未听完就“泣”?
故事中的母亲始终不曾将关爱直接面对面地呈现给孩子,虽然焦急地关心着孩子,却一直被阻隔在门板外。
对于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岛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300软件硬件基本操作AA-6300-rj手册说明书.pdf VIP
- The Magic of Ordinary Days《平凡岁月的魅力(2005)》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注册税务师备考课件.pptx VIP
- MECG1000心电图机培训.pptx VIP
- 国内外CO2催化转化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docx VIP
- 道路运输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资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pdf
- HG∕T 5421-2018 噻唑膦原药(可复制版).pdf
-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26题.pdf VIP
- 公司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x VIP
- 实验动物学学堂云学堂在线课后题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