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为艺术而艺术”在民国美术界中的衍变与境况
摘要
“”
本文以为艺术而艺术及相关术语为关键词,在几大主流近代报刊库中收集材
料梳理成文。笔者试图以此为基础,认为20至30年代“为艺术而艺术”是美术界的
主要思潮之一,而这在当下经典的民国美术史书写中是“被遮蔽”与较为忽视的。
“”
首先,关于为艺术而艺术在美术界的传播是与文学界的唯美主义相分离的,
源自1919年4月日本画家石井柏亭的一次演讲,此次演讲影响了上海美专与刘海
粟。随后上海美专教学体制改革,学校内部逐渐形成“为艺术而艺术”的氛围,并随
“”
着毕业生走向全国而将这种氛围传播至各地。在为艺术而艺术的传播过程中,从
原本的对“艺术本体”的强调,变为“艺术主体”的强调,“个性表达”取代了“艺术独
立”的首要地位。并且,逐渐形成了3种面向的“为艺术而艺术”:1、作为一种“风
”2“”3“”
格的;、作为一种创作观的;、作为一种人生观的。
民国美术史中的一条重要逻辑是“为艺术而艺术”与“为人生而艺术”之间的张
力关系,可分为20年代“为艺术而艺术”与“民众艺术运动”的对立,以及30年代则
“”“”
是为艺术而艺术与左翼美术思潮之间的对立。“为艺术而艺术”的具体艺术形
式是现代主义风格的,主要表现出两种面向:一种是超然的人生观,强调艺术与
人生分离,是被批评的主要面向。同时又与商业与消费相勾连;一种是“启蒙”
的人生观,试图以“为艺术而艺术”建构其大众主体性与国民性。
20年代是“为艺术而艺术”与“民众艺术运动”之间的冲突。这一时期有关“为艺
术而艺术”最初主要有3种争论:实用、科学与民主。“民主”是最为主要的争论,
“”“”
是民众艺术运动与为艺术而艺术的争论。前者作为最为响亮的声音,高呼“改
造社会”,提倡为民众创作艺术,但并未有多少成果,依旧是精英主义的。实质
上,这一时期美术界是以“为艺术而艺术”为主要潮流。
30“”“”
年代则是为艺术而艺术与左翼美术思潮之间的冲突。后者承接了“民
众艺术运动”中“为民众”的朴素愿望,以“为艺术而艺术”为明确的批评对象。
并且,有着明确的理论指导以及随之产出的成果。这一时期时代美术社吹响了反
“”30“
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号角。左翼美术思潮在年代才逐渐发展为主流之一。为艺
术而艺术”在这一时期依旧是主要思潮之一。除了耳熟能详的艺术群体外,本文提
出了学界暂时未关注的文艺茶话会、弥罗社以及华林与李宝泉,从而说明这一思
潮在民国美术史中的连贯性及其主潮地位。
关键词:近代美术史;艺术思潮;美术思潮;为艺术而艺术
I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
Theevolutionandsituationofartforartssakeintheartcircle
oftheRepublicofChina
ABSTRACT
Thispapertakesartforartssakeandrelatedtermsasthekeyword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