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整治方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陈规陋习移风易俗整治方案

为持续推进全镇移风易俗工作,培育文明乡风,建设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时代新风,助力乡村振兴,按照市、县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中央、省、市、县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村民自治,形成长效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不断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二、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关于〈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等关于进一步深化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推进移风易俗的通知》精神,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移风易俗工作全过程,以乡镇为基本单元,以农村为主阵地,抓住“关键少数”,重点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低俗婚闹、封建迷信、建“活人墓”“豪华墓”等突出问题,通过努力,让全镇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低俗婚闹、封建迷信等不

3

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孝老爱亲、文明理事、勤俭节约等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流,农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基本形成,让石牛寨镇焕发文明新气象。

三、方法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24年4月-2024年5月)

镇级召开移风易俗工作动员部署会,各村召开党员、组长、群众代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整合原有红白喜事理事会等村民自治力量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结合各村实际制定文明节俭操办红白喜事村规民约,充分利用“村村响”、微信群、宣传栏、宣传标语等多种媒介开展集中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4年6月-2024年12月)

突出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破除红白喜事存在的陋俗,全面推行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切实减少浪费,减轻群众负担。各村、各部门要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发挥文明实践理事会作用,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的行为和现象进行曝光,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4年12月-长期)

对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使文明实践理事会切实发挥作用,常抓不懈,在全镇形成崇尚文明、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4

四、主要内容

(一)大力开展党风政风引领行动

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牢牢抓住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村委会干部、移风易俗理事会成员等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移风易俗作为政治要求、纪律规定,组织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书》,要求党员干部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带头执行,规定党员干部除操办直系亲属婚事、丧事等人生重大事宜可按规定办宴外,满月、庆生、升学、就业、参军、乔迁等其他事宜一律不办宴、不请客、不赴宴,积极支持、带头维护原籍村移风易俗各项工作。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严格家教家风,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制止陈规陋习,不支持、不参与建“活人墓”“豪华墓”等违法违规行为,使文明风尚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城乡居民的日常行为规范和自觉。

(二)大力开展陈规陋习破除行动

1、遏制高价彩礼。倡树正确的婚恋嫁娶观,摈弃因婚借债、婚后还债积弊,革除让长辈背债、还债陋习。提倡“低彩礼”“零彩礼”,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反对借婚姻互相攀比、超出实际承受能力购买车和房等。推行低碳迎亲,反对一次婚礼在多地举办仪式,坚决遏制炫富摆阔、豪华车队、鞭炮扰民等不良行为。

2、整治厚葬薄养。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弘扬尊重生命、慎终追远、厚养薄葬的文明理念,倡导生前尽孝,履行赡养义务,注重精神慰藉。常态长效抓好惠民绿色

5

文明殡葬改革,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规范办丧行为,缩短办丧时间,引导群众在殡仪馆等指定场所文明节俭办丧。严格丧事活动管理执法,综合治理办丧扰民等陋习。树立文明祭祀理念,倡导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等文明祭奠方式。

3、整顿大操大办风气。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重点整治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正之风,推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规范婚丧喜庆事宜宴席活动和随礼标准,减少人情消费,减轻人情负担。教

文档评论(0)

专注于各类教育类资料、资格考试类资料、实用模板类资料、行业资料等十余年。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