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安鹤新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3章第2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研究人员调查了M、N两个山体的山鼠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已知两个山体环境条件相似,且N山体6月到8月有明显的野猪活动痕迹,M山体没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样方法

B.若食物、空间条件足够充裕,则山鼠数量呈“I”形增长

C.推测野猪与山鼠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

D.6月到8月山鼠数量下降的原因是死亡率升高

【答案】C

【分析】一、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又称为K值。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影响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详解】A、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A错误;

B、种群的增长受到气候、食物、空间和天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B错误;

C、从图中可以看到,6-8月N山体有明显的野猪活动痕迹,同时N山体山鼠数量在此期间下降,而M山体没有野猪活动痕迹且山鼠数量在此期间下降幅度较小。由此可以合理推测,野猪与山鼠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关系,野猪捕食山鼠导致N山体山鼠数量下降较多,C正确;

D、相比于3月到5月,6月到8月山鼠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出生率下降或死亡率上升,D错误。

故选C。

2.柑橘木虱是柑橘的害虫之一。农业技术员常使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成虫或引入它的天敌——跳小蜂(一种寄生蜂)对柑橘木虱进行治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B.性别比例失调可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C.引入的跳小蜂和柑橘木虱之间为种间竞争关系

D.对柑橘木虱的治理应在柑橘木虱数量达到K/2时进行

【答案】A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

【详解】A、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决定了种群数量的增减,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增加;当出生率小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减少,所以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A正确;

B、性别比例失调可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错误;

C、引入的跳小蜂和柑橘木虱之间为寄生关系,C错误;

D、对柑橘木虱的治理应在柑橘木虱数量达到K/2前进行,越早效果越好,D错误。

故选A。

3.种群密度处于某个适宜的范围时,其种群数量会增长,过分稀疏和过分拥挤都可对种群发展产生负作用。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初始密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图说明种群的延续需要以一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增长速率/相对值

B.初始密度介于a~c时,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初始密度大于d时,种内竞争加剧会导致死亡率上升

D.初始密度为c时的种群数量约为K/2初始密度/相对值

【答案】B

【分析】分析曲线图可知,初始密度介于0~b时,增长速率0,种群数量会下降;初始密度超过b点时,增长速率0,种群数量会增加;在初始密度c所对应的种群数量时,增长速率最大。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种群初始密度小于b时,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意味着种群数量在减少,最终可能导致种群灭绝。这表明种群的延续需要以一定的个体数量为基础,若个体数量过少,种群将无法维持下去,A正确;

B、初始密度介于a~b时,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错误;

C、当初始密度大于d时,种群增长速率为负值,即种群数量在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种群密度过大,种内竞争加剧,例如争夺食物、空间等资源,导致部分个体因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而死亡,从而使死亡率上升,C正确;

D、在“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从图中可以看出,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对应的初始密度为错,所以能得出初始密度为c时的种群数量约为K/2的结论,D正确。

故选B。

4.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反馈调节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动态平衡的重要机制,主要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收支均是平衡的

B.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基础

C.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进一步消耗水中的氧气,这是正反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