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2025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2025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高三下学期普通高中学科教学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5.本试卷共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季姬方尊铭文中有“亩臣”(指从事农业生产者)的记载。“亩臣”的首领名为“丁”,也是宗族之长,与其属下的“友”都是同宗族的亲属。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井田制下集体劳作濒于瓦解 B.农业生产组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国家依靠宗族强化基层治理 D.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亩臣’(指从事农业生产者)的记载……都是同宗族亲属,”可知当时西周从事农业生产的“亩臣”群体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组织带有浓厚的血缘色彩,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集体劳作,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生产组织,并非国家依靠宗族强化基层治理,排除C项;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在秦朝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图为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据图可知()

A.全国商业中心城分布均衡 B.江南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C.海陆通道构成水陆交通网 D.南北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答案】C

【解析】从汉代江南经济区示意图中可看出,各级商业中心城市依靠交通干道和自然河流等交通方式连接在一起,体现了海路通道构成水陆交通网,C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国商业中心城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且数量有限,分布并不均衡,排除A项;结合所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唐朝中后期以后,南方经济发展程度开始超过北方,所以在汉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未超过北方,排除B项;结合所学,古代政府对道路的修建主要满足其政令传递、巩固统治的需要,所以无法判断图中的交通干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且材料不涉及前后时间段的对比,“日益加强”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3.唐初僧人慧立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描写河西地区“襟带西蕃、葱右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下列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A.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

B.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C.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罂越布满街衢

D.蜀锦吴绫充满市,四方珍异聚吴门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慧立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描述的河西地区是连接西域与中原的商贸枢纽,商旅频繁,选项A中的“西凉州”即唐代河西地区,诗句中“人烟扑地桑柘稠”直接反映了该地人口密集、农业和手工业兴盛,与材料中“商旅往来,无有停绝”的商贸繁荣形成互证,A项正确;选项B描绘长安城郊的华美景象,与河西地区的商贸路线无关,排除B项;选项C提及元代直沽(天津)的粮船和南方货物,时间、地点均与题干中唐代河西地区不符,排除C项;选项D描述明代苏州市场的繁荣,地域和时间均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4.如表为北宋995—1080年年均铸币量的情况统计。铸币量的变化缘于()

年份

995年

1000年

1007年

1015年

1021年

1050年

1077年

1080年

数量

0.80

1.25

1.83

1.25

1.05

1.46

3.73

5.06

A.政府铸币管理的松懈 B.内外交困下积极应对

C.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D.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北宋995—1080年铸币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1077—1080年增幅显著,北宋商品经济繁荣,交子出现、市镇兴起、海外贸易发展均需大量货币支撑,王安石变法(1069—1085年)推行青苗法、免役法等,加速货币流通,铸币需求激增,故铸币量变化主要源于社会经济发展,C项正确;政府管理松懈易导致私铸泛滥,但材料反映的是官铸数量增长,且北宋长期实行中央集权的铸币制度,排除A项;内外交困指辽、西夏威胁和内部财政危机,但王安石变法后财政改善,且铸币量增长集中于变法时期,与军事压力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北宋与辽、西夏长期战争,澶渊之盟后虽获短暂和平,但1080年已处于宋夏战争期间,排除D项。故选C项。

5.元世祖忽必烈即位时发布诏书,对前代蒙古大汗“武功迭兴、文治多缺”的状况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表示要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