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

广东省东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答案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答案:C

【1题详解】A.“唐诗宋词……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无中生有。材料一第一段相关表述为“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并没有说唐诗宋词其阅读价值高于《诗经》《楚辞》和明清诗词。

B.“多数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保家卫国行为的赞美”中的“多数是”说法不当,材料一第二段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是举例证明“诗词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存在范围、数量的判断。

D.“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然后传递给读者”说法错误,文中没有说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而写作,材料二第二段是说“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从而使创作出的作品“贮存丰富的人生意蕴”,选项颠倒了二者关系。故选C。

2.(3分)答案:A

【2题详解】A“作者认为,陆机提出……”错误。原文表述是“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可见这既不是作者的观点,也不是陆机的观点,陆机的“诗缘情”并非否定“诗言志”。

3.(3分)答案:B

【3题详解】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是“对原作的意蕴做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ACD三项读者都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所以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仅仅是对原作的主旨理解,并没有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所以也就没有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故选B。

4.(4分)答案:①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②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每点2分)

【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比较材料、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中“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诗,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唐诗宋词对于现代人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教育作用”等分析,材料一侧重谈唐诗宋词对现代人的价值和意义。

结合材料二“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等分析,材料二侧重谈现代人如何读懂古代诗歌。

5.(6分)答案: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来鉴赏的两句,“菡萏”凋谢“翠叶”残败,“西风”吹过“绿波”生愁,恰是有绝佳意境的。

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了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投入到词作中与词人对话,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与题干中“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分析,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

结合题干中“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与材料二第一段“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分析,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结合材料二第一段“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与题干中“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