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STYLEREF标题2泸州市护国战争博物馆观后感-合集
PAGE
PAGE1
泸州市护国战争博物馆观后感-合集
第一篇:铁血丹心照汗青
踏入博物馆序厅,迎面那面由3000枚弹壳拼成的中国地图瞬间击中泪腺——每枚弹壳都来自护国战场,铜锈中仍可辨当年硝烟。蔡锷将军的为四万万人争人格手稿前,电子屏正循环播放着1916年护国军誓师影像:士兵们脚穿草鞋,却扛着再造共和的木质标语牌。最震撼的是复原的棉花坡战壕实景,讲解员指出战壕壁上那些深浅不一的刻痕:这是士兵们用刺刀刻下的计数标记,一道代表一天。当得知平均每条战壕存活周期不足72小时,突然理解为何展柜里那面千疮百孔的军旗会被称作共和国的第一道皱纹。
第二篇:长江水畔的民主觉醒
在电报墙展区,摩尔斯电码声将人拉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泸州作为护国战争西部指挥中心,曾一日发出47封加密电报,展柜里那台老式发报机的按键已被磨出铜色。特别触动的是学生营展区:玻璃下压着泛黄的《新青年》杂志,旁边陈列着当地中学生用毛笔写的《讨袁檄文》习作,稚嫩笔迹与热血内容形成强烈反差。多媒体剧场里,当投影再现1916年泸州学子街头演讲场景时,观众席有老人轻声跟诵国贼不除,誓不还乡,那一刻,历史从未如此鲜活可触。
第三篇:英雄城市的记忆基因
博物馆顶层的英名廊设计独具匠心:10米长的泸州老街微缩模型上,774盏铜灯标记着护国将士故居,触摸灯罩就会投影该人物事迹。看到茶馆里那盏代表普通挑夫的灯亮起,播放的却是他冒死为前线送粮的故事,突然明白英雄城市的真谛。出口处那面由市民捐赠的百家锁墙更令人动容——每把老锁都刻着捐赠者先辈名字,共同锁住一段不应褪色的集体记忆。离馆时正值夕阳西下,博物馆玻璃幕墙将护国二字投射到长江水面,随波光荡漾成永恒的精神图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