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理学课件听觉.pptx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的听觉功能

2声波:空气振动的疏密波(16~20000Hz)。最大可听阈:听觉忍受某一声频的最大声强。听域:人耳所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和强度范围●人耳的适宜刺激:听阈曲线最大可听阈曲线听阈:某一声频引起听觉的最小声强。

3(一)外耳的功能1.耳廓:①利于集音②判断声源的位置2.外耳道:①传音的通路②增压作用与4倍于外耳道长(2.5cm)声波(语言交流波长)发生共振(3500HzResonance),从而增加声强

4(二)中耳的功能⑴鼓膜(2)听小骨--增加振动压强①该杠杆系统使作用于卵圆窗上的压力增加1.3倍②鼓膜有效振动面积与卵圆窗面积之比为:55∶3.2mm2=17∶1;上述两方面的作用,共增压效应为17×1.3≈22倍频率响应好失真度较小

5听骨链传导声波的作用是使振动:A.幅度减小,压强增大B.幅度增大,压强增大C.幅度减小,压强减小D.幅度增大,压强减小E.幅度不变,压强增大A

6咽鼓管--调节中耳腔气压咽鼓管:调节鼓膜两侧气压平衡2)鼻腔、咽部、咽鼓管炎症时→咽鼓管粘膜水肿,管腔狭窄或闭锁→鼓室内的气体被吸收1)外界气压迅速变化,如潜水、加压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

7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服务员向乘客递送糖果,使乘客作吞咽动作,其生理意义在于: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B.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C.调节圆窗膜内外压力平衡D.调节鼓室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平衡E.调节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D

8中耳肌反射—镫骨肌反射、鼓膜张肌反射(1)中耳具有增益放大作用;但是当强度很大的声音传入,中耳具有衰减作用。(2)保护内耳免受过度声能刺激,对突发性爆炸声保护意义不大。

9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1)气导: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听骨链、卵圆窗膜进入耳蜗。2)骨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耳蜗内外淋巴的振动。

10●正常:气导的传音效应>骨导●传音性耳聋(外耳道、中耳病变):骨导>气导●感音性耳聋(耳蜗病变):气导和骨导都减弱甚至消失3)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特点:

11传音性耳聋是:

A.多由外耳道或中耳病变引起

B.多由耳蜗病变引起

C.气导大于骨导D.骨导大于气导

E.气导与骨导均受损鼓膜穿孔将引起:A.感音性耳聋????B.传音性耳聋

C.神经性耳聋????D.骨传导减弱声音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A.外耳→鼓膜→听小骨→卵圆窗→内耳

B.外耳→鼓膜→听小骨→圆窗→内耳

C.外耳→鼓室空气→圆窗→内耳

D.颅骨→内耳

ADBA

12二、内耳的感音功能1、结构特点:前庭阶蜗管鼓阶顶部前庭膜基底膜听毛毛细胞听神经螺旋器盖膜前庭阶和鼓阶内充满外淋巴;蜗管内充内淋巴。

13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

142、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宽度愈近蜗底部愈窄,愈近蜗顶部愈宽;上有螺旋器(科蒂器)。基底膜共振频率

15(1)当所传送声波频率与该位置基底膜共振频率一致时,该处基底膜的振幅最大。(2)从耳蜗基底部至顶部,基底膜共振频率逐渐降低共振

16高频声波最大振幅区低频声波最大振幅区

17不同频率的声波行波传播在基底膜上的最大振幅部位图

18声波从基底膜底部向蜗顶传播时,振幅逐渐加大,到基底膜的某一部位振幅最大,以后很快衰减。行波学说

19三、耳蜗的生物电现象0电位+80mvRP:-70~-80mV蜗管外侧壁的血管纹细胞膜上的Na+-K+泵:对缺氧非常敏感(Na+-K+泵的耗能有关),使内淋巴正电位不能维持,导致听力障碍。耳蜗内正电位的产生与维持

20毛细胞顶端膜上的机械门控钾离子通道开放螺旋器上下振动毛细胞的听毛弯曲毛细胞的听毛与盖膜发生交错的移行运动纤毛顶部存在机械门控性K+通道毛细胞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微音器电位)

21概念: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所记录到的一种与声波的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变化.特点:多个毛细胞在接受声刺激后所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没有潜伏期、不应期,不易疲劳.2、耳蜗微音器电位:

223.听神经动作电位微音器电位——毛细胞底部——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毛细胞出胞作用——递质(谷氨酸)释放——与传入神经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突触后电位(EPSP)——传入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微音器电位-N动作电位转换Glu

23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前庭阶外淋巴基底膜毛细胞顶端膜上的机械门控钾离子通道开放激活毛细胞底部膜电压依赖性Ca2+通道毛细胞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微音器电位)螺旋器上下振动毛细胞的听毛弯曲内淋巴中

文档评论(0)

daluob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