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NUMPAGES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阅读题
(一)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纵观千百年采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注重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溯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从()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不断(),追根求源,最后把“_______”拉直变成“_______”,找到了真理。
3、文中举了()()()三个例子。
4、见微知著的含义是:()。
5、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2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2段中画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
A.例证法B.引证法C.对比论证法D.比喻论证法。
9、这段文字中画“”的词语在含义上与文章结尾段落的一个词相照应,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
10、语句中“?”指____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是指怎样的事?请列举两个类似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_____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_____如果是在南半球______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______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1、“看得多了,不以为奇。”可用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一词概括。
2、请给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敏锐()普通()
4、画横线的语句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结论”在文中指什么?请用“”画出有关的语句。
6、你觉得谢皮罗教授是个怎样的人?谢皮罗教授的“?”是什么?“!”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个片段后,你一定也有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西师大版、北师大版).doc
-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部编人教版).doc
- 一年级数学上册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doc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课时练习题:动手做.doc
- 小学数学6类“画图”解题.doc
- 三年级上册万以内加减法练习题.doc
-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易错题练习试题.doc
-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卷含答案.doc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调研卷.doc
-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练习题.doc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