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5T 1989-2019 地理标志产品 龙州乌龙茶.docxVIP

DB45T 1989-2019 地理标志产品 龙州乌龙茶.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7.140.10X55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1989—2019

地理标志产品龙州乌龙茶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LongzhouOolongtea

2019-08-16发布2019-08-2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5/T1989—2019

前言

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及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制定。

本标准由崇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龙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光志、罗莲凤、阳景阳、陈海生、李子平、刘汉焱、莫小燕、冯红钰、冯兰、徐冬英、陆金梅、黄永忠、覃兴云。

1

DB45/T1989—2019

地理标志产品龙州乌龙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龙州乌龙茶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龙州乌龙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

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

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30375茶叶贮存

GH/T1070茶叶包装通则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78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6]年第109号《关于发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比例图的公告》

3术语和定义

GB/T14487、GB/T2377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DB45/T1989—20193.1

龙州乌龙茶LongzhouOolongtea

选用第4章规定的范围内种植的金萱品种,按本标准的规定栽培采收,经特定的加工工艺制作,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乌龙茶。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龙州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龙州县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要求

5.1品种与种植栽培技术5.1.1品种

金萱。

5.1.2立地条件

海拔≥200m,土壤质地为砂壤土(无污染),pH值4.5~6.5,土层厚度≥80cm,土壤有机质含量≥2%。

5.1.3栽培技术

5.1.3.1苗木繁育

扦插育苗。

5.1.3.2栽培密度

栽培密度2000株/667m2~3000株/667m2。5.1.3.3施肥

每年施腐熟的有机肥≥2.3t/667m2。5.1.3.4农药使用要求

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5.1.4采摘

晴天下午,采摘新梢上端2到4片芽叶。5.2工艺流程

颗粒形:鲜叶→晒青→做青(摇青、静置)→炒青→包揉→烘干→精制→包装→成品。

条形:鲜叶→晒青→做青(摇青、静置)→炒青→揉捻→理条→烘干→精制→包装→成品。5.2.1晒青(日光萎凋)

3

DB45/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使之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