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13_T1559-2012_大菱鲆腹水病防治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VIP

DB13_T1559-2012_大菱鲆腹水病防治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7.120.30

B5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559—2012

大菱鲆腹水病防治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55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宫春光、安鑫龙、杨靖、杨敬辉、陈福杰、潘娟、阎莹、赵凤娇。

I

DB13/T1559—2012

大菱鲆腹水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菱鲆腹水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及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大菱鲆腹水病的诊断与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病原

属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爱德华氏菌属(Edwardisella)。菌体短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

具有周鞭毛,有运动力,大小(0.5~1.0)μm×(1.0~3.0)μm。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兼性厌氧,还原

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发育,菌落较小,25℃时培养24h后,形成直径1mm左右的灰白

色、有光泽的正圆形菌落。生长需要维生素和氨基酸。发育的温度为15~42℃,最适温度为28℃~37℃。

发育的pH为5.5~9.0。在食盐浓度为0%~3%内的普通液体培养基中均能生长,在低盐生长繁殖快些,

部分菌株在3.5%时也发育。

属于弧菌科(Vibrionaceae),弧菌属(Vibrio)。菌体略显弧状,常呈杆状、球状等多形态,单独存

在或尾端相连成“C”或“S”形,革兰氏染色阴性,极生单鞭毛,有运动力,大小(0.6~0.8)um×(1.0~

1.4)μm。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兼性厌氧,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一般,菌

落不透明,有的呈弥蔓生长;在TCBS(硫代硫酸钠一柠檬酸盐一胆盐)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h后,形成黄色

的大菌落,菌落直径为3mm~5mm。发育的温度为10℃~45℃,最适温度为20℃~37℃。发育的pH为5~

12,最适pH6~10。在无盐胨水中不能生长,能生长的食盐浓度范围是0.5%~12%,最适生长的范围1%~

8%,5%~6%生长最旺盛。

4流行特点

1

DB13/T1559—2012

该病在我省沿海各地区大菱鲆养殖场均有发生,危害大菱鲆各个生长时期,尤其在高水温期(18℃~

20℃)发病严重,是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中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累计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

5

症状及诊断

5.1感官症状

病鱼活力减弱,不摄食;腹部隆起,肛门红肿,有时凸出;严重时病鱼全身弥散性充血呈暗红色。

肠胃中或腹腔内有大量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时内脏器官会发生病变,如肝脏萎缩呈土黄色或白色或充

血,心脏及脾脏呈暗红色等。

5.2显微症状

取病鱼肠胃内含物或腹腔内腹水,显微镜(400倍)观察,发现病原菌活动。

5.3诊断

符合5.1和5.2条件即可诊断为大菱鲆腹水病。

6

预防

6.1水源处理

6.1.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要求,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

6.1.2养殖用水药物处理见表1。

表1养殖用水药物处理

饵料消毒

卤虫卵在40%甲醛溶液300mg/L~500mg/L水体,浸浴消毒处理l小时,冲洗干净至无味后入池孵化;

卤虫成虫在8%二氧化氯10mg/L~15mg/L水体,浸浴消毒处理20分钟~30分钟,冲洗干净再投喂。

鲜活饵料先放入淡水中浸洗10分钟或在高锰酸钾30mg/L~40mg/L水体,浸浴消毒处理30~60分钟,

冲洗干净再投喂。

2

DB13/T1559—2012

6.3养殖管理

在日常养殖管理过程中首先做到6.1和6.2的要求,并且注意观察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

时治疗对症下药。

6.4

药物预防

药物预防的方法见表2。

表2药物预防

药物种类

8%二氧化氯

用药浓度(mg/L)

0.4~0.6

用药方法

浸浴1~2小时,10天一次

浸浴1~2小时,10天一次

有效碘含量12%聚维酮碘

0.8~1.2

甲醛溶液150~300+盐酸土霉素

30~40

40%甲醛溶液+盐酸土霉素

浸浴1~2小时,30天一次

7

文档评论(0)

qd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