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网校专用)
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
1.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它通过化学反应实现吸水能力,且这种吸水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题目解析】本题可根据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以及各物质的性质来进行分析。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_{2}O=Ca(OH)_{2}\),该反应能实现较强的吸水能力,并且此反应具有不可逆性,所以氧化钙可作为干燥剂使用,同时它也是生石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通常情况下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不具备通过化学反应来吸水的能力,因此不能作为该类干燥剂的主要成分。硫酸钙一般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吸水,虽然它有一定的吸湿作用,但并非是以化学反应的方式且不是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不会再与水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吸水,所以它也不是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综上,生石灰干燥剂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A:氧化钙
B:硫酸钙
C:碳酸钙
D:氢氧化钙
答案:A
2.以下是中国现代史上发生的历史事件:①五四运动、②七七事变、③一二九运动、④八一南昌起义、⑤二七大罢工,其正确的顺序是()。
【题目解析】本题可根据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来判断其先后顺序。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5月4日,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二七大罢工发生于1923年2月4日至7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和工人阶级的政治权利而举行的一次震惊中外的大罢工,罢工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影响。八一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谭平山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一二九运动发生于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七七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综上,这些历史事件的正确顺序是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八一南昌起义、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⑤②③
C:①⑤④②③
D:①⑤④③②
答案:D
3.下列关于科学和科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题目解析】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探索和揭示,其知识和成果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和交流,为全人类所利用和受益,所以科学没有国界。而科学家是具有特定国籍和民族身份的个体,他们成长于特定的国家和文化环境,受到国家的培养和支持。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时,往往会考虑到本国的利益、需求和发展,会为自己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贡献力量,所以科学家是有国界的。因此,该题应选择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国界的表述。
A:科学有国界,科学家也有国界
B: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国界
C:二者没有任何联系
D: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也没有国界
答案:B
4.室外出现闪电时,选择躲在()较为适宜。
【题目解析】这道题考查在室外发生闪电时的安全躲避场所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判断每个场所是否能避免雷击威胁。当室外发生闪电时,空旷的场地无遮挡,人易成为雷击目标,且闪电可能直接击中地面产生跨步电压,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不适合躲避。大树相对周围物体较高,在雷雨天气中容易被雷电击中。当雷电击中大树时,强大电流会通过树干传导至地面,此时躲在大树下,人可能因接触到电流而遭遇危险。沟渠旁地势较低且潮湿,容易积聚雨水,电导率较高,闪电可能会通过雨水等传导至沟渠旁,使人面临被雷击的风险。而汽车外壳通常为金属材质,金属是导体,当雷电击中汽车时,电流会通过金属外壳传导至地面,形成一个静电屏蔽的环境,车内人员相对安全。所以在室外发生闪电时,汽车是比较合适的躲藏地点。
A:空旷的场地
B:大树下
C:沟渠旁
D:汽车里
答案:D
5.在比萨斜塔上使相同体积的铁球和乒乓球同时从空中落下,最终铁球先着地,这与几千年前伽利略的实验结论不同,出现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题目解析】此题为探究在比萨斜塔上相同体积的铁球和乒乓球同时下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a卷).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b卷).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必刷).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典型题).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夺分金卷).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夺冠).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夺冠系列).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巩固).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含答案).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研优卷).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有一套).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预热题).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原创题).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真题汇编).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综合卷).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综合题).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a卷】.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b卷】.docx
- 2025年《人文科技常识》必刷200题题库带解析【word】.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