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隧道工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精品 .pdf

隧道工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精品 .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隧道工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一、隧道开挖、初支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岩面凹凸起伏明显,超欠挖严重

原因分析

①“宁超勿欠”的传统观念,使开挖轮廓线的无谓扩大。②周边眼间距控制

不当,钻孔精度低;②装药量控制不当,没有采用控制爆破技术;③没有做光爆

试验或试验后没有及时总结。④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⑤开挖轮廓线测设精度控

制不好;⑥地质条件随掘进而不断变化。

防治措施

①改变“宁超勿欠”的传统观念,树立“少欠少超”的观点。避免开挖轮廓

线的无谓扩大。②提高钻孔技术水平,主要控制周边炮孔的外插角θ、开口位置

误差和钻孔深度。③进一步解决爆破技术参数的合理匹配,尽量采用控制爆破技

术,从减少超挖,改善开挖成形看,预留光面层、导洞先行的爆破方式较全断面

一次爆破、台阶法爆破要好;每座隧道对不同围岩段都要做光爆试验,取得最佳

爆破参数;④加强现场施工组织管理,把众多的因素置于可控的状态,达到爆破

的基本要求;⑤采取激光指向仪控制隧道掘进方向,提高中线和标高的精度,提

高轮廓线放线精度,提高作业人员的操作水平,增强责任心。⑥在施工中,紧跟

开挖面对围岩进行观测描述,并对围岩节理裂隙状态进行预测,据此调整爆破参

数和施工方法或采取局部内移炮眼、局部空孔不装药、加密炮眼、局部调整起爆

顺序等措施。

2、隧道进洞塌方,掘进受阻

原因分析

①仰坡及边坡刷方太多且坡度太陡,防护不及时;②洞口段地质条件差,未

采取适宜的掘进方式;③洞口段地下水或坡面水太大,未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④洞口段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未及时变更掘进及支护方式。

防治措施

①应尽可能的早进洞,晚出洞,减少洞口段的刷坡数量和高度;②对地质条

件差的洞口段,应采取“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测量”

的十八字方针,真正做到开挖一榀,支护一榀,稳扎稳打;③对地下水和坡面水

丰富的洞口段,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防止坍塌;④当洞口地质与设计图纸不符

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变更与之相适应的掘进和支护方式。

3、洞内塌方

原因分析

①地质因素:主要有隧道穿过断层,经开挖应力释放,通过各种堆积体,结

构松散,颗粒间胶结差;软弱结构面发育,或泥质充填物过多;岩层软硬相间,

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弱面的强度大大降低,因而发生滑塌。

②施工方法和措施不当:主要有各工序间距拉得较长,喷锚不及时,地层暴

露时间过久,引起围岩松动、风化;采用钢支撑时,支撑架质量欠佳,支撑与围

岩不密贴或联接不够牢固;抽换支撑操作不当,或者当支撑已出现受力过大的现

象而未及时加固;爆破作业不当,用药量过多;处理危石措施不当,引起危石坠

落,牵动岩层坍塌。

防治措施

①坍塌方前征兆: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值超过允许值;喷射

混凝土产生纵横向的裂纹或龟裂;在坑顶或坑壁发现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构

件支撑间隙不断漏出砂、石屑;岩层层面、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张开;支撑梁、

柱变形或折断;坑道内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

②预防坍塌方施工措施:首先做好地质预报,选择相应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法

和措施,先排水,尽可能将坑外之水截于坑道之外;短开挖,各部开挖工序间的

距离要尽量缩短,减少围岩暴露时间;弱爆破,用浅眼、密眼严格控制用药量或

用微差毫秒爆破,开挖面不能太宽;超前支护不能省;对工作面的松散体和围岩

采用注浆加固;开挖后尽快采用型钢进行强支护,确保支护结构有足够的强度;

勤检查、勤量测。

③摸清塌方情况,防止塌方继续扩大,对坍塌面(挂网)喷浆;塌方范围顶

部、侧壁上的危石及大裂缝,先行清除或注浆锚固;对坍塌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

进行加固。

④处理塌方的同时,应加强排水,即“治塌先治水”。

⑤如坍塌方体积较小,且坍方范围内已进行了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

构件支撑,可“先支后清”,先支护塌穴和塌方口,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逐步

清除塌渣,随挖随射混凝土,随打锚杆,随换架构件支撑支顶。

⑥如坍塌方体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塌体堵塞,无法进入塌方范围支护

时,则可注浆加固塌体,然后“先护后挖”,采用“穿”的方法(应采用长管棚

等超前支护措施)在塌体内进行开挖(最好采用导坑法),及时强支护,尽快施

工仰拱、衬砌。

⑦塌穴内应用浆砌片石或混凝土填充,塌穴特别大时,可先用混凝土填充至

一定厚度,其以上空间用钢支撑顶住,稳定围岩,变形段和塌方段的二次衬砌必

须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强。

4、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LFF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