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职业毒害

与防毒措施一、毒性物质概述毒性物质中毒工业(生产性毒物)职业中毒毒性物质的来源:原料;中间体或副产物;成品;催化剂;溶剂;夹杂物。对于毒物的来源作全面调查,明确主要毒物,有利于解决毒性物质的污染和确定防毒措施,也有利于职业中毒的诊断。毒性物质的毒害作用是有条件的:数量、存在形态以及作用条件。一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均可以成为毒物。二、毒性物质分类对于毒性物质,目前最常用的是把化学性质、用途和生物作用结合起来的分类方法。1、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2、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3、强酸和碱性物质4、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5、窒息性惰性气体6、有机毒物7、农药类毒物8、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三、毒性物质有效剂量毒性是用来表示毒性物质的剂量与毒害作用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在实验毒性学中,经常用到剂量—作用关系和剂量—响应关系两个概念。剂量—作用关系是指毒性物质在生物个体内所起作用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这种考察有利于确定对敏感个体的危害。剂量—响应关系是指毒性物质在一组生物体中产生一定标准作用的个体数,即产生作用的百分率,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剂量—响应关系是制定毒性物质卫生标准的依据。研究化学物质毒性时,最常用的剂量—响应关系是以试验动物的死亡作为终点,测定毒物引起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经口服或皮肤接触进行试验时,剂量常用每kg体重毒物的mg数,即mg·kg-1来表示:目前国外已有用每m2体表面积毒物的mg数,即mg·m-2表示的趋势。吸入的浓度则用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毒物量,即mg·m-3表示。常用于评价毒性物质急性、慢性毒性的指标有以下几种。1.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2.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3.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o或LCo)5.急性阈剂量或浓度(LMTac)6.慢性阈剂量或浓度(LMTcb)7.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用机体的其他反应,如引起某种病理变化来表示。相应地,就有麻醉阈剂量或浓度、上呼吸道刺激阈剂量或浓度、嗅觉阈剂量或浓度等对于毒性危险分级,目前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毒性物质的急性毒性危险常按LD50(吸入2h的结果)进行分级第二节毒性物质在化工行业中的分布一、无机化工二、有机化工三、化肥和农药四、材料工业五、涂料、染料和其他专用产品六、化学试剂、催化剂和助剂第三节化工常见物质的毒性作用一、刺激性气体氯气光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氨二、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氰化氢硫化氢三、金属及其化合物汞铅铬四、有机化合物苯硝基苯苯胺有机氟化合物有机磷农药第四节化学物质毒性的影响因素化学物质的毒性大小和作用特点,与物质的化学结构、物性、剂量或浓度、环境条件以及个体敏感程度等一系列因素有关。一、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物质的生物活性,不仅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而且与其理化性质有很大关系。而物质的理化性质也是由化学结构决定的。所以化学结构是物质毒性的决定因素。化学物质的结构和毒性之间的严格关系,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规律可言。但是对于部分化合物,却存在一些类似于规律性的关系。在有机化合物中,碳链的长度对毒性有很大影响。成环毒性增加物质分子结构的饱和程度对其生物活性影响很大。不饱和程度越高,毒性就越大。分子结构的对称性和几何异构对毒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认为,对称程度越高,毒性越大。有机化合物的氢取代基团对毒性有显著影响。在芳香烃中,苯环上的氢原子若被甲基或乙基取代,全身毒性减弱,而对黏膜的刺激性增加;若被氨基或硝基取代,则有明显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二、物理性质对毒性的影响物理性质中,物质的溶解性、挥发性以及分散度对毒性作用都有较大的影响。1.溶解性毒性物质的溶解性越大,侵入人体并被人体组织或体液吸收的可能性就越大。2.挥发性毒性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与其挥发性有直接关系。3.分散度粉尘和烟尘颗粒的分散度越大,就越容易被吸人。三、环境条件对毒性的影响任何毒性物质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表现出其毒性。一般说来,物质的毒性与物质的浓度、接触的时间以及环境的温度、湿度等条件有关。1.浓度和接触时间环境中毒性物质的浓度越高,接触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引起中毒。2.环境温度、湿度和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对毒物吸收、分布、排泄都有显著影响。3.多种毒物的联合作用酒精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明明如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