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教案 .pdf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教案 .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教案

21《庄子》二则

第1课时北冥有鱼

教学目标:

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

过程与方法:

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来源于

庄子《逍遥游》,讲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

的奇幻故事,该片荣获了许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

中的佼佼者。今天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到底是何物!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作家作品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

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内

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

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它不仅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庄

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

境界。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先生更

评价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目标导学二:分类积累,理解重点句意

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读准字音

鲲(kūn)徙(xǐ)抟(tuán)南冥(mínɡ)濠梁(háo)

鲦鱼(tiáo)

通假字

北冥有鱼(同“溟”,海)其正色邪(同“耶”语气词,呢、吗)

古今异义

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今义:高山湖泊名)

安(古义:怎么例句: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今义:孩子,儿子)

文言句式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句,应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

上游”)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文言句子翻译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明确:这种鹏鸟在海水运动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海。南

海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

已矣。

明确: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

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目标导学三:理清结构,体会文章情感

1.合作探究,文章层次分析。

明确:

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第2层:鹏鸟南飞有所待:以“野马”“尘埃”作比,表明万物皆有

所待。

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

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

有所凭借。

3.既然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认

识有没有局限呢?请结合课文最后一段话进行分析。

明确:“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意思是说,天

色湛蓝,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高旷辽远而没有边际的吗?

说明人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局限的。

目标导学四:品味语言,体悟《庄子》散文艺术特色

1.大鹏是怎么来的?它的形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

明确:大鹏是由“鲲”变化而来的。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

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

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

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

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

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

文档评论(0)

151****66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