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牡丹石命名与分类》DB41T 2809—2025.docxVIP

《牡丹石命名与分类》DB41T 2809—2025.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39.060CCSD59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809—2025

牡丹石命名与分类

2025-03-25发布2025-06-24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809—2025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特征 1

5分类 2

6命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2

附录A(资料性)牡丹石斑晶颜色特征参照图 3

附录B(资料性)牡丹石斑晶含量特征参照图 4

DB41/T2809—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1)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晓冉、任岳、顾茗心、刘军、王真、杨兆青、王笑娟、陈浩凤、李菊红、高洋、来新泽、李翠芬、张帆、孟珂。

DB41/T2809—2025

1

牡丹石命名与分类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牡丹石的术语和定义、特征、分类、命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牡丹石原石和制品的命名与分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553珠宝玉石鉴定

GB/T17412.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31390观赏石鉴评

3术语和定义

GB/T16553、GB/T17412.1、GB/T313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闪长玢岩

中性浅成-超浅成火成岩,具斑状结构,斑晶成分主要为斜长石,颜色多为浅色;基质成分主要为角闪石、斜长石、黑云母等,颜色多为黑色-深绿色。

3.2

牡丹石

一种具“牡丹花状”图案的,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闪长玢岩,属于岩石类观赏石中的图纹石。

4特征

岩石名称:闪长玢岩。

矿物成分:斑晶主要矿物为斜长石;基质主要矿物为角闪石,次要矿物为斜长石、黑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等。

结构特征:斑状结构、聚斑状结构;基质主要为细粒结构。

结晶状态:晶质集合体。

化学组成:随组成矿物不同和比例而变化。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含有CaO、K2O、Na2O、Fe2O3、MgO以及TiO2、MnO、P2O5、S等成分。

常见颜色:斑晶呈白色、绿色、红色;基质呈黑色。

花纹特点:白色、浅绿色、浅粉色斑晶呈花朵状或花瓣状分布于黑色基底中。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折射率(点测法):1.52~1.61。

放大检查:基质粒状结构。

DB41/T2809—2025

2

摩氏硬度:5~7。

密度:2.8g/cm3~3.0g/cm3。

光泽: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

5分类

5.1依据斑晶颜色分类

5.1.1白牡丹石

牡丹石的图案以白色斑晶为主,基质为黑色(见图A.1),为牡丹石主要品种。

5.1.2绿牡丹石

牡丹石的图案以绿色斑晶为主,基质为黑色(见图A.2)。

5.1.3红牡丹石

牡丹石的图案以红色斑晶为主,基质为黑色(见图A.3)。

5.2依据斑晶含量分类

5.2.1密集状牡丹石

牡丹石的“牡丹花”状图案较密集分布,斑晶分布面积≥25%(见图B.1)。

5.2.2星散状牡丹石

牡丹石的“牡丹花”状图案零星分布,斑晶分布面积<25%(见图B.2)。

5.3依据斑晶组成形态分类

5.3.1花朵状牡丹石

牡丹石斑晶呈完整牡丹花形图案,花形中心部位为几粒小的斑晶,形似花蕊,周围环绕分布或放射状分布较大的斑晶,外形酷似牡丹花。

5.3.2花瓣状牡丹石

牡丹石斑晶呈分散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似散布的花瓣。

6命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

a)采用牡丹石基本名称命名;

b)以“牡丹石”为基本名称,命名采用“斑晶的不同特征+牡丹石”的方法,如白牡丹石、密集状牡丹石、花朵状牡丹石等;

c)以“斑晶颜色+牡丹石”为基本名称,命名采用“斑晶的其他特征+斑晶颜色+牡丹石”组合的方法,如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来源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312413300004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