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从话简传到听筒的。
A.棉线?????B.空气?????C.话筒
2.下面器官没有参与呼吸的是(??)。
A.肺?????B.大脑?????C.气管
3.小米想滑旱冰,最好选择(??)。
A.水泥路????B.石子路????C.草地
4.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给我们的?(??)
A.闹铃→空气→耳朵→闹钟的外壳
B.闹铃→空气→闹钟的外壳→耳朵
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
5.青椒炒鸡蛋属于(??)食物。
A.植物类?????B.动物类?????C.植物类和动物类
6.钢尺一部分伸出桌边外,其他部分固定在桌面上。用木块压它在桌外部分顶端并让它滑过。尺端被压下2厘米时即滑过,与被压下5厘米时即滑过发出的声音(?)。
A.强弱不同,频率相同??????B.频率不同,强弱相同??????C.频率、强弱都不同
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
1.(???)是人身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中转站”;(???)是人体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呼出气体的量。
2.处于“平衡膳食宝塔”最高层的是(???)。
3.鼓声是由(???)振动产生;二胡的声音是由(???)的振动产生。
4.如图所示,相同的碗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锤敲击碗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主要是(???),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依次(???)(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不“(???)”不“(???)”才能够从食物中获取均衡的营养,这是良好的饮食习惯。
6.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呼吸是我们的身体从外界吸入(???)呼出(???)的过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2.嘴和鼻子都可以呼吸。(??)
3.弦的音高与制作材料有关。(??)
4.耳蜗中充满液体。(??)
5.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发出声音时,豆子会在鼓面跳动。(??)
6.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因为重力的作用。(??)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连线题。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探究尺子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实验记录表。
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
1.我们通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听到的声音?
2.请说一说火箭是靠什么飞行的?
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七.综合题(共4题,共35分)
1.取一面鼓,在鼓上撒一些纸屑。
(1)如图甲,轻轻敲击鼓面,鼓发出声音,上下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
(2)如图乙,用力敲击鼓面,纸屑上下跳动的幅度变(???)(填“大”或“小”),两次听到的鼓声强弱(???)(填“相同”或“不同”)。
(3)用力按住鼓面,鼓就停止发声了,纸屑就不再跳动了,这说明(???)停止了,发声也停止了。
2.小明用细线、小车、垫圈等安装了一个小车,在光滑的桌面上做“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实验,下表是他实验记录的数据。(挂3个垫圈,刚好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中,每组垫圈至少要做三次实验,并将三次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
(2)在实验中,小车是利用(???)来前进的。
(3)在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
(4)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判断(???)。
3.小明和小叶用细棉线和纸杯制作了一个“土电话”。
(1)当两人距离较近时,他们可以不用“土电话”直接对话,这说明(???)能传播声音。
(2)他们站在相距10米远的两个地方(不能直接对话),通过“土电话”实现了通话,这说明(???)。
(3)如果有人用手捏住了“土电话”的棉线,小叶(???)(填“能”或“不能”)听到小明的说话声。
(4)把棉线改为金属丝,用同样大小的声音说话,小叶发现听到的声音会(???)。(强一些”或”“弱一些”)。
4.在我们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发现,
用力拉伸橡皮筋(???);
轻轻拨动橡皮筋,(???);
从以上现象中说明声音是(???)产生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A
4.C
5.C
6.A
二.填空题
1.肺;肺活量
2.油脂类
3.鼓面;弦
4.碗;降低
5.偏食;挑食
6.氧气;二氧化碳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
五.填表题
1.慢;低;快;高
六.简答题
1.我们常用高、低、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