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
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组
当前,发达国家每年将数百万吨电子垃圾运往加纳首都附近的阿格博罗什地区,
该地原本是潟湖衍生的一块湿地,居住着4万余人,他们大多由北部穷困地区迁徙
而来,以处理电子垃圾为生。部分垃圾最后通过焚烧处理,产生大量有毒的烟尘。
下图示意阿格博罗什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格博罗什地区接收大量来自发达国家的电子垃圾,主要是因该地()
A.海陆空交通便利B.环境承载力高C.垃圾处理能力强D.环境标准较低
2.冬季,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当地焚烧垃圾烟尘的扩散方向主要是()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
下图示意美国、巴西、日本、印度等国经济发展综合指标和人均资源拥有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我国相比,③国的优势战略资源是()
A.海盐B.煤炭C.铁矿D.稀土
4.①国与中国的资源安全系数较低,两国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资源种类少B.自然资源质量差C.人口数量庞大D.经济发展速度慢
地名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符号,是各个历史时期人们活动的产物,有着
丰富的地理、历史、语言等科学内涵,是中华历史的活化石。华北平原北部以海河
流域为主,下图示意海河流域近2000年来旱涝等级变化。旱涝等级数大于30,表
示干旱;小于30,表示温润;等于30,表示基本正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华北平原北部的地名多以“丘”、“陵”、
“阜”命名。推测当时人们聚居在这些地方的主要目的是()
A.躲避洪水B.选择墓址C.利用光照D.抵御外敌
6.当前,华北平原北部的“丘”、“陵”、“阜”多已消逝,最可能的原因是()
A.城市扩张B.泥沙淤积C.风力侵蚀D.盗墓破坏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
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下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
小题。
7.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
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8.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B.减少沙坡头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几率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鄂尔多斯因“羊煤土气”(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气)而闻名,其煤炭储量约
占全国的1/6。21世纪初,鄂尔多斯经济开始快速崛起。2012年,鄂尔多斯经济
陷入恶性循环,新城成为“鬼城”。目前,鄂尔多斯正在向“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
市”“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转变,还建成了绿色农畜产品基地。下图为鄂尔多
斯自然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
A.位置优越,人口稠密B.矿产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D.科学技术先进,市场广阔
10.鄂尔多斯建设绿色农畜产品基地的意义有()
①减轻土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