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姓名准考证号
秘密★启用前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
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积极的影响。2500年前,儒学的开门袓师孔
子,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为方针,以培养“博学通才之士”为目标,对学
生进行礼、乐、御、射、书、数的“六艺”教育,其中,数即数学,乐和声学有关,御和力学有
关,射和机械有关。孔子之孙孔伋《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学、问、思、辨、行,完全符合认识过程和研究科学的方法,即获取信息、提出问题、思维推
理、检验结果、躬身实践。在儒家崇尚务实精神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
科技具有强烈的实用性,形成了以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和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技术
发明创造。
中国传统科技西传对世界近代科技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马克思在1863年指
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发明。”进化论创立者达尔文
在《物种起源》(1859)中大量引用了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到明末李时珍《本草纲
目》、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关于遗传变异的记载。
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是传统科技优秀基因的古为今用。
中华文明是延绵不断的,是以哲理为指导的,是文理交融的,中国文化有包容性、创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新性。近代科学建立起了庞大的分析型学科体系,对自然界的很多方面进行了精确的
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相对而言,近代科学重分析而轻综合,习惯于封闭系统研究
而不善于开放系统研究。耗散结构论的创始人普利高津说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
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的,研究协调和协合。现代新科学的发展,近些年物理和数
学的研究,都更符合中国的科学思想。”
中国古代强调天时、地利、人和,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外取诸
物,内省自身”,强调生物界的和谐和“各得其养以成”,这对当代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
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和
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古代科学活动中,人们比较偏重积累工艺技术和经验。中国科学家主要的
研究方法就是总结归纳在实践中产生的经验,科学著作基本上重记录轻分析。中国浩
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现象特别是异常天象地态的观察记录。竺可桢关
于世界气候波动和中国气候变迁的研究,席泽宗关于古新星记载和射电天文学的研究,
屠呦呦关于青蒿治疟疾和青蒿素提取的研究,都是发掘古文献的珍贵资料后,古为今
用,开拓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国学不仅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传统科学优秀
基因的现代价值,自然国学深邃的思想方法和精巧的科技器物如龙洗、编钟、透光镜、越
王剑等引发了当今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的研究和突破。当然,我们在充分估计中国古
代科学思想方法和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同时,也要防止对其作牵强附会的解释,或者片
面夸大其影响。我们传承国学,包括传承传统科学文化,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
开拓创新。
(摘自王渝生《国学与科学》,有删改)
材料二:
中国古代医学的发生,最主要的目的是解除病痛。因此它的起源远在原始时代,当
时虽没有高度的文明,但是人在和大自然搏斗时,为了求生存,自然产生了简易的医疗
方法。随着文化的演进,人类也能够凭借他们的智慧,集合许多的经验,通过语言、文字
的传播而发展成医学。
中国医学的演进,先是从原始的医疗经验演变成上古的巫术治病,古籍上这类记载
很多,殷商的甲骨文里只有“毉”字而没有“醫”字,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下一阶段是巫
医相混,最后医巫分立,形成早期的经验医学,而无特定的医学思想。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一)政治试题(原卷版).docx
- 2025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高三 二模 英语答案.docx
- 2025年4月浙江省宁波市高三 二模 英语试卷.docx
-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三逐梦杯实验班大联考化学答案.pdf
-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三逐梦杯实验班大联考数学答案.pdf
-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三逐梦杯实验班大联考物理答案.pdf
-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三逐梦杯实验班大联考政治.pdf
- 安徽省鼎尖教育2024-2025学年高三逐梦杯实验班大联考政治答案.pdf
- 广东省佛山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物理评分细则.pdf
- 湖南省三湘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大联考地理答案.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