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年全国反恐怖主义法知识竞赛精选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于()起施行。
A.2015年12月27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6年5月1日
D.2016年10月1日
答案:B
2.国家设立(),统一领导和指挥全国反恐怖主义工作。
A.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协调小组
B.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
C.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办公室
D.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委员会
答案:B
3.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A.政治、经济
B.政治、意识形态
C.经济、宗教
D.政治、宗教
答案:D
4.公安机关调查恐怖活动嫌疑,可以通知了解有关情况的人员到()或者其他适当的地点接受询问。
A.公安机关
B.犯罪嫌疑人居住地
C.犯罪嫌疑人单位
D.犯罪嫌疑人住所
答案:A
5.对恐怖活动嫌疑人,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根据其危险程度,责令其遵守下列一项或者多项约束措施,其中不包括()。
A.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指定的处所
B.不得参加大型群众性活动或者从事特定的活动
C.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进入特定的场所
D.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答案:C
6.重点目标的管理单位应当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安全背景审查。对有不适合情形的人员,应当(),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公安机关。
A.予以辞退
B.调整工作岗位
C.予以警告
D.行政拘留
答案:B
7.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进行防范、调查恐怖活动提供技术接口和解密等技术支持和协助,发现含有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内容的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相关记录,删除相关信息,并向()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A.网信部门
B.电信主管部门
C.公安机关
D.宣传部门
答案:C
8.铁路、公路、水上、航空的货运和邮政、快递等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安全查验制度,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依照规定对运输、寄递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对禁止运输、寄递,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或者客户拒绝安全查验的物品,不得运输、寄递。前款规定的物流运营单位,应当实行(),如实登记托运人、寄件人和收货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以及托运、寄递物品的名称、数量等信息。
A.安全登记制度
B.信息登记制度
C.实名登记制度
D.物品登记制度
答案:C
9.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对国家反恐怖主义工作领导机构的办事机构公告的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应当立即予以(),并按照规定及时向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家安全部门和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冻结
B.扣押
C.查封
D.没收
答案:A
10.对被教唆、胁迫、引诱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或者参与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和监护人对其进行()。
A.拘留
B.教育
C.社区矫正
D.帮教
答案:D
11.因报告和制止恐怖活动,在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作证,或者从事反恐怖主义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经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申请,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应当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包括()。
A.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B.禁止特定的人接触被保护人员
C.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D.变更被保护人员的姓名
答案:D
12.明知他人有恐怖活动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行为,窝藏、包庇,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或者在司法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的,由公安机关处()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A.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B.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C.十五日以上二十日以下
D.二十日以上三十日以下
答案:B
13.阻碍有关部门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以下罚款。
A.一万元
B.二万元
C.三万元
D.五万元
答案:A
14.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事件信息,或者明知是虚假恐怖事件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的规定处罚。
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答案:A
15.利用极端主义,实施下列行为,情节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庆阳市合水县第一中学次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年庆祝三八妇女节妇女权益保障法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docx
- 2024年秋季初级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期末综合测试题(附答案).docx
- 2024年秋季幼儿园政策法规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 2024年区第三期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年区管干部任职前廉政知识检测题库包含参考答案.docx
- 2024年区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年区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4年区医院度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最新版).docx
- 2024年曲靖市委党校青年人才专项引进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文员个人简历.docx
- 2021年北京市初三(上)期中历史试题汇编:走向近代.docx
- 【中职】高教版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第11课 依法从事民事活动 PPT课件.pptx
- 【中职】高教版 职业道德与法治 第四单元 第13课 学会依法维权 PPT课件.pptx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文化课程《思想政治》考试说明(暂定稿).docx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专业类别考试-机械类(暂定稿).docx
- 模块一项目二为什么要学习旅游心理学(课件)-《旅游心理学》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五版).pptx
- 2025年云南省职教高考专业类别考试-13教育类(暂定稿).docx
- 模块四项目四管理好情感(课件)-《旅游心理学》同步教学(高教版.第五版).pptx
- 【主题班会】《弘扬五四精神-》主题班会-PPT课件(可直接使用).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