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突破训练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译文]??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田里的禾苗长得不快,便动手把它们拔高了一些。他疲劳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我累极了,我帮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后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都已经枯萎了。
世上不想帮禾苗生长的人是很少的。有的人认为不能见到效益干脆不做,这好比种田而不锄草的人;而有的就像这种拔苗助长的人。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揠苗(?)??闵其苗(?)??耘苗者(?)??苗则槁矣(?)
[2]解释下列字词。
揠:?闵:
槁:?寡:
[3]看到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宋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讲了对想帮禾苗生长持两种态度的人?他们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言文阅读。
执①竿入城
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③?”遂④依而截之,乃入城.
注释:①执:握。②俄:一会儿。③何不以锯中截而人: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再入城呢?④遂:于是。
[1]开始的时候这个鲁国人是怎样进城门的?(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鲁国人怎样进了城门?(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符合小古文内容的一项是(?)
A.执竿者不会随机应变,遇事不知变通。
B.老父自作聪明,好为人师。
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①好(hǎo??hào)龙,钩②以写③龙,凿④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⑤而下之⑥??,?窥头于牖⑦??,?施⑧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⑨失其魂魄,五色无主⑩。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shì)龙而非龙者也。
(注)①子高:叶公的字。②钩:衣带上的钩。③写:摹画。④凿:古代饮酒的器具。⑤闻:听说。⑥下之:到叶公住所处。⑦牖(yǒu):窗户。⑧施(yì):延伸。⑨还(xuán)走:转身就跑。⑩五色无主: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黄。
[1]给短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①天上的真龙知道________,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
②叶公并不是真的________,他喜欢的只不过是________罢了。
[3]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
[4]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按原文填空,写在横线上。
[2]写出文中下面句子的意思。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句子。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
[4]“_______”这个成语出自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
5.文言文阅读。
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②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为学》)
(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②去:距离③顾:难道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吾欲之南海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