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09年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组成员信息与预测
一、2009高考江苏命题组成员部分信息
1、历史命题组组长:
(1苏州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小田教授,任江苏省高考命题组组长
2、高校命题组成员:
(2南京大学历史系导师——李昌宪教授,
(3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万朝林教授,
(4江苏教育学院历史系副教授——黄光耀教授,
(5南通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明教授,
3、参加做题读题的中学老师:
(6徐州市历史教研员——陈伟国老师,可能是参加做题;
(7苏州三中教师——柯勤老师,可能是参加做题;
另外:江苏省的历史教研员不参加2009年高考命题组。
二、命题组人简介及其研究重点课题:
1.朱小田:历史学博士、教授,苏大社会学院世界史专业“现代化比较研究”方向硕士
研究生导师。1963年9月生,1982至1989年就读于苏州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
学位,1989年起任教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历史系,199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历史系中国
近现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为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版主编,编辑部主任,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兼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硕士生导师;任中国
社会史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被评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
家、江苏省普通高校“新世纪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社会学的研究和
教学。主要学术成果有《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苏州史纪(近现代》、
《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江南庙会论考》、《江南场景:社会史的跨学科对话》等
有关区域江南经济社会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方面的学术专著,另与其他学者合著有
《中国政治制度史》、《胡适传》、《南浔:通津桥外贩船多》等;曾在《社会学研
究》、《史学理论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重要核心刊物
发表论文50余篇。侧重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学术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三
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另有成果获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二、三等奖。《光明日报》多次发表书评,《中国农史》、日本《史学》和日本
《广岛东洋史学报》等杂志发表长篇论文,认为其研究“视点新颖,分析透
彻”,“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与历史学进行对话,理论性强。”论
文多次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一
项和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主要参与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与社
会变迁》,目前承担江苏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江南社群角色研究》。出版
《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江南庙会论考》、《江南乡镇社会的近代转型》等著作4部,
曾三次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苏州市“十大杰出教师”。
提醒:研究方向是日本史及吴文化。请大家多关注:南通、苏州、无锡等地区调研
卷。
2、李昌宪——南京大学历史系导师,研究中国古代史唐宋史方向(侧重于政治制度
史和政区地理的研究,
李昌宪,1947年10月生,江苏南京人。198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
宋代政治制度史、行政区划史的研究,寻本溯源,旁及唐、五代等领域,近年来对辽、
夏、金史也有所涉猎。在治学方法上,推崇朴学的学术传统,重视官制、历史地理和
史源学的研究与运用。
任课情况:本科:中国古代史
硕士:唐宋史料史源学、宋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合
博士:唐宋史要籍研读、唐宋史专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通论(合
科研情况:研究方向:以宋代政治史、政治制度史、政区地理为中心,研究上溯至唐、
五代,旁及辽、金、西夏史。主要著作有:《宋代安抚使考》、《司马光评传》、
《南明史料八种》、《江苏史纲》、《宋代行政区划史》(含西夏中国行政区划通
史-宋西夏卷等。另有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史研究》、《文史》、《历史地
理》、《北大国学研究》等刊物。司马光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本书通过
导论、生平、思想、史学诸篇章,对传主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对宋代
的历史地位予以重新估价的基础上,将其一生行实置于10-13世纪这个特定的历史
阶段中,重新加以审视,并进而揭示其一生政治主张和政治活动的思想根源和哲学基
础。本书是数十年来尤其是拨乱反正以来,对司马光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提醒:研究方向:以宋代政治史、政治制度史
3.万朝林
男,四川仁寿人,1968年12月出生.本科(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