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附参考答案【实用】.docxVIP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附参考答案【实用】.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朱熹认为对待“格物”应抱有什么心态()。

A、怀有敬意

B、内心的高度专注

C、整个是理性的凝聚状态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BC

2、《大学》中政治的三个层面分别是()。

A、得天命

B、尊贤

C、义利

D、生财有道

【答案】:ABD

3、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的观念。

A、劳动最光荣

B、劳动最崇高

C、劳动最伟大

D、劳动最美丽

【答案】:ABCD

4、下列哪项是属于孟子所概括的人伦关系()。

A、父子有亲

B、君臣有义

C、夫妇有别

D、以上都是

【答案】:D

5、郑玄对“一人贪戾”的“戾”的解释为(),形容在欲望的追寻中出现的人与人的矛盾状态。

A、戾气

B、乖戾

C、利益

D、锋利

【答案】:C

6、从“采”的字不包括()。

A、番

B、采

C、悉

D、释

【答案】:B

7、“少说些漂亮的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这句名言作者是()。

A、毛泽东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答案】:D

8、《大学》的聚讼是由谁开始的?()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程颐

【答案】:B

9、对格物致知的“格”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本义是“来”

B、“格也”即“至也”

C、“格”和“至”是典型的施受同词

D、仅是“克服”的意思

【答案】:D

10、以下哪些是属于从政治层面理解“正名”()。

A、正名誉

B、正名分

C、正名气

D、正名学

【答案】:BC

11、()的根本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答案】:D

12、戢山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黄宗羲

B、陈确

C、章太炎

D、张履祥

【答案】:C

13、“止于至善”中的“止”有哪些词意?

A、停止

B、至止

C、止居

D、脚趾

【答案】:ABC

14、“格物致知”的抉择标准是()。

A、政治

B、社会

C、语境

D、语言

【答案】:D

15、“天命之谓性”在“人天”的框架中,去解决伦理依据和伦理主体的()

A、特殊性

B、普遍性

C、决定性

D、永恒性

【答案】:B

16、未来劳动环境中,()技术将解决互联网信任与价值的可靠传递难题。

A、大数据

B、云计算

C、区块链

D、5G

【答案】:C

17、《大学》诚意意味着高度的自觉,是一种()的状态。

A、分散

B、聚敛

C、专注

D、游离

【答案】:BC

18、诚意思想的内在结构:至诚感通对“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从心

B、从亡

C、即“不识也”

D、“不忘”就是单纯指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答案】:D

19、关于司马光对“格物致知”的训诂,理解不正确的有()。

A、司马光的训诂否定了郑玄的训诂

B、他对物的态度是对立

C、定型了格物致知的两种阐释方向

D、阐明了格物致知的道理

【答案】:D

20、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是()。

A、铁器

B、畜牧业

C、铜器

D、纺织

【答案】:A

21、佛教八识中,第八识是()。

A、舌

B、身

C、意根

D、如来藏

【答案】:D

22、对《大学》中“虑而后能得”中的“得”理解正确的是()。

A、“得”即“德”

B、本义为登高、攀登

C、《说文解字》将其释为“升”

D、后有道德、德行之义

【答案】:ABCD

23、从道德论的层面理解“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是()。

A、张载

B、郑玄

C、司马光

D、王阳明

【答案】:D

24、以下学者中,谁偏向从“学”的角度阐发“知”,把“知”和“学”紧密联系起来?()

A、郑玄

B、朱熹

C、程颢

D、孔颖达

【答案】:D

25、未来劳动者的通用技术一般不包括()。

A、英文写作技术

B、数据处理技术

C、互联网沟通技术

D、计算机应用技术

【答案】:A

26、古人将天命义理化,体现的道理不包括()。

A、为期待的品质和道德的准则找到依据

B、使明德具有必然性特点

C、导人向善

D、是一种消极的思想

【答案】:D

27、一般来说,高技能人才指的是获得了()职业资格等级的人。

A、中级

B、高级

C、技师

D、高级技师

【答案】:BCD

28、劳动者社会化的基本过程是()。

A、前组织社会化与组织社会化

B、初级社会化与次级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与成人的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答案】:A

29、《大学》认为明德的基础在于()。

A、人的出身

B、天命所归

C、格物致知

D、延续传统

【答案】:C

30、二程对格物致知的“格”

文档评论(0)

192****34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