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代码
2412-370685-07-02-975827
建设单位联系人
孙维学
联系方式
建设地点
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张星镇英里村北现有厂区内
地理坐标
东经120度23分50.510秒,北纬37度28分45.632秒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
N7723固体废物治理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47--103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水处理污泥)、建筑施工废弃物处置及综合利用
建设性质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⑦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申报情形
⑦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填)
招远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号(选填)
2412-370685-07-02-975827
总投资(万元)
500
环保投资(万元)
10
环保投资占比(%)
2
施工工期
1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
⑦否□是:
用地面积(m2)
0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
行)》,本项目不涉及表1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中需要设置专项的情况,无需设置专项评价。
规划情况
无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无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无
—2—
其他符合性分析
1、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本项目生产用设备及工艺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中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与环发[2012]77号文和环发[2012]98号文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文)中要求:新、改、扩建相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照相应技术导则要求,科学预测评价突发性事件或事故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从环境风险源、扩散途径、保护目标三方面识别环境风险,科学开展环境风险预测,并提出合理有效的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文)中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里设置环境风险评价内容,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和应急措施完善。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本项目涉及危险物质Q<1,环境风险潜势为I,因此本项目进行简单分析。本环评拟对项目的环境风险、废气防治措施进行重点评价,项目方按照规定设计完善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3、与《山东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符合性分析
对照《山东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的相关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分析结果见下表。
表1-1与《山东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符合性分析一览表
具体要求
本工程情况
符合性
一、淘汰低效落后产能
聚焦钢铁、地炼、焦化、煤电、水泥、轮胎、煤炭、化工8个重点行业,加快淘汰低效落后产能。严格执行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淘汰类”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落后产品全部淘汰出清。各市聚焦“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高风险”等行业,分类组织实施转移、压减、整合、关停任务。到2025年,传输通道城市和胶济铁路沿线地区的钢铁产能应退尽退,沿海地区钢铁产能占比提升到70%以上;提高地炼行业的区域集中度和规模集约化程度,在布局新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基础上,将500万吨及以下未实现炼化一体化的地炼企业炼油产能分批分步进行整合转移;全省焦化企业户数压减到20家以内,单厂区焦化产能100万吨/年以
本项目不涉及上述行业
符合
—3—
下的全部退出;除特种水泥熟料和化工配套水泥熟料生产线外,2500吨/日以下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整合退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按照“发现一起、处置一起”的原则,实行“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职责分工负责)严格项目准入,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项目建设做到产能减量、能耗减量、煤炭减量、碳排放减量和污染物排放减量“五个减量”替代。有序推进“两高”项目清理工作,确保“三个坚决”落实到位,未纳入国家规划的炼油、乙烯、对二甲苯、煤制油气项目,一律不得建
设。
二、压减煤炭消费量
持续压减煤炭消费总量,“十四五”期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控制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