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22_T2186-2014_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VIP

DB22_T2186-2014_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01

DB22

B16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186—2014

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rearingandapplicationofArmachinensis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22/T2186—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丽文、李兴鹏、陈越渠、左彤彤。

I

DB22/T2186—2014

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等基本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范围的蠋蝽人工繁育及应用。

2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蠋蝽Armachinensis

属半翅目Hemiptera、蝽总科Pentatomoidea、蝽科Pentatomidae,是一种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叶

甲、刺蛾、蚧壳虫、蚜虫等鞘翅目、鳞翅目、同翅目的40余种农林常见、多发害虫,其其形态特征、生

物学特性见附录A。

蠋蝽取食后能完成生长发育的人工配置的饲料。

使人工繁育数代后的蠋蝽发生退化的各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技术手段。

1

DB22/T2186—2014

饲养室、包装室。

3.2基本仪器设备

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饲养架、养虫笼、紫外线杀菌灯、加湿器、冷暖空调、冰箱、冷藏柜。

3.3主要用具及消耗品

托盘、纸条、培养皿、多孔培养板、毛笔、镊子、脱脂棉、滤纸、蒸馏水、消毒药剂等。

3.4饲料

黄粉虫蛹、柞蚕蛹或人工饲料。

3.5饲养环境条件

温度控制在23℃~28℃;相对湿度45%~65%;光周期16L:8D;饲养密度控制在头0.1头/cm左右。

3

3.6种蝽的采集及选择

每年春秋2季,待蠋蝽大部分个体处于滞育状态,在蠋蝽分布区枯枝落叶层较厚区域采集。将采集

后的种蝽带回饲养室待其解除滞育后挑选体型较大,行动敏捷的个体,按0.1头/cm密度放入养虫笼饲

3

养。

3.7室内饲养技术

3.7.1消毒措施

室内用84消毒液按照说明书使用,每7d消毒1次。所有饲养器具在每次使用前必须严格消毒,饲养

笼每饲养1代蠋蝽后清洗并消毒1次。

3.7.2.1

雌蝽产卵前将浸润了产卵液的产卵纸放入养虫笼,每天收集一次卵,将产卵纸上的卵块剪下

放入底部垫有一层滤纸的培养皿中培养,并放入湿脱脂棉球以保证湿度,脱脂棉球每3d更换;

3.7.2.2将当天产的卵块在培养皿中放置2d后连同培养皿一起放入4℃冰箱保存(最长可保存30d),

待到卵块数量达到要求时取出。

3.7.3.1待蠋蝽卵孵化后至2龄开始供给其食物。每百头2龄蠋蝽每天供给100ul人工饲料或天然饲

料(1头柞蚕蛹或3头黄粉虫蛹);

3.7.3.2每3d更换一次饲料,每2d更换一次用营养液浸过的小棉球供蠋蝽吸食;

3.7.3.3蠋蝽每增加1龄,饲料饲喂数量加倍,4龄以后食物供给量同成虫相同;

3.7.3.4从3龄开始将蠋蝽移入底部垫一层锯末和纸条的饲养笼饲养;

3.7.3.5饲喂移入养虫笼的蠋蝽时将食物和营养液放到饲养笼顶部供其自由取食;

3.7.3.6养虫笼内蠋蝽开始大量死亡后将虫口密度较低的养虫笼内蠋蝽合并,空出的养虫笼进行清洗

消毒备用。

2

DB22/T2186—2014

将卵放入12孔细胞培养板(或自制保存盒),底部垫一层滤纸放入用蒸馏水侵湿的脱脂棉球,棉球

每2d换一次至准备运输,每孔放入0.1g左右卵(大约100粒),待到2龄后装箱运输,运输过程中保

持通风透气。

3.9蠋蝽储藏技术

以卵储藏,将收集的虫卵按照3.7.2中所述方法冷藏。

3.10种蝽复壮

每年复壮一次或繁殖3代~4代后进行复壮。

3.10.1室内复壮

将从不同养虫笼收集的虫卵充分混匀,减少近亲繁殖。

3.10.2种蝽补充

每年春天或秋天将野外采集的蠋蝽补充到室内饲养蠋蝽种群中。

4应用技术

4.1主要防治对象

可用于防治危害林木、农作物,果蔬等各类食叶害虫的卵、幼虫、蛹和成虫。

4.2林间释放技术

4.2.1放蝽

4.2.1.1放蝽适期

以2龄~3龄释放。

4.2.1.2放蝽时间

选择气温15℃以上,最佳温度为20℃~28℃、晴朗无风的天气,上午9:00~11:00或下午15:00~

18:00。具体放蝽时间应根据各地气候和防治对象发育进度确定。

放蝽量按蝽与害虫虫口数之比1∶20~1∶40。

4.2.1.4释放地点

选择害

文档评论(0)

wlj20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