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浙能兰溪发电厂深度脱硫脱碳及资源化利用项目 3-创新性说明.doc

浙能兰溪发电厂深度脱硫脱碳及资源化利用项目 3-创新性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能兰溪发电厂深度脱硫脱碳及资源化利用项目 创新性说明书

PAGE2|NUMPAGES\*Arabic24

创新性说明书

创新性说明书

创新性

创新性说明书

前言

本团队对“浙能兰溪发电厂深度脱硫脱碳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设计中的创新点与特色整理成册,相关结果分别列于创新性说明书第一章至第七章。

团队成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设计计算与校核工作,同时参考了最新标准、规范、数据资料、公式、图表及图纸。审校人员反复多次校审并对个别章节进一步完善,最终对装置中的创新点与特色点进行整理。

创新性说明书由金科,安然,郝家乐,夏春光,刘云成共同编写,及对本说明书内容进行了审校与完善。

本团队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落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团队理念,并向多方调研请教。

本项目的设计过程离不开郭高丽老师、张婷老师、仝芳老师、胡立新老师和阳飞老师的指导与付出;同时,本团队得到了湖北工业大学闵老师,胡老师的指导与点拨,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硫”住蓝天团队

2017年7月

浙能兰溪发电厂深度脱硫脱碳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创新性说明书

PAGE1

目录

TOC\o1-3\h\u第一章清洁生产技术创新 1

1.1原料清洁 1

1.2生产清洁 1

1.3环境清洁 1

第二章工艺方案创新 2

2.1NADS氨肥法 2

2.2节能创新 2

2.3反应技术创新 3

2.4产品结构方案创新 4

2.5原料循环与利用 4

第三章过程设备的创新 6

3.1氨法脱硫塔内衬防腐材料的创新(ZS-1042脱硫防腐涂料) 6

3.2新型节能屏蔽泵 7

3.3型管式静态混合器 7

3.4隔壁塔精馏分离技术 8

第四章过程节能技术创新 10

4.1双效蒸发 10

4.2夹点技术 11

4.3流程能量循环与利用 11

第五章催化剂的选择 13

第六章环境保护技术创新 14

6.1废气 14

6.2废水 15

第七章控制系统技术 17

7.1DCS控制系统 17

7.2SIS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 19

PAGE20

第一章清洁生产技术创新

1.1原料清洁

在原料选择方面,我们使用浙能兰溪发电厂产生的废气作为主要生产原料,附近氨厂生产的液氨为主要吸收原料以及中石化集团的环氧丙烷、Al系催化剂等辅助原料,将火电厂中需要处理的废物利用起来,实现了对整个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的,从原料来源做到清洁生产。

1.2生产清洁

在工艺选择上,我们注重清洁生产,力求原料的最大利用率,在尽可能少地损失原料的前提下进行操作,在工艺模拟中,我们采用了未转化原料循环,主要原料氨水循环,塔顶精馏段循环。具体循环见可Aspen模拟文件,同时通过工艺路线优化,得到了物料的最大利用化。各主要循环物料的损失率都在0.1%以下,做到了工艺流程清洁化。

表1-1主要循环物质损失量

损失物质

损失量

液氨

0.01%

环氧丙烷

0.01%

丙二醇

0.001kmol/hr

酸碳丙烯酯

0.001kmol/hr

1.3环境清洁

在三废处理方面,由于工艺流程的清洁化,本工艺不产生工业废水,经过本项目的一系列工艺后,最终产生两股废气,其中一股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为8.5mg/m3,氨含量为6.7mg/m3,二氧化碳含量为3.3%,水含量为5.6%,氧气含量为4.4%,氮气含量为86.7%,均远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另一股废气含有环氧丙烷、碳酸丙烯酯、丙二醇等物质,经火炬燃烧后排放。

第二章工艺方案创新

2.1NADS氨肥法

NADS氨肥法的脱硫原理如下:

SO2+XNH3+H2O==(NH4)XH2-XSO3(1)

这个反应是SO2吸收反应,其中X=1.2~1.4。对于传统氨法,如美国GE公司开发的氨法及日本荏原公司开发的电子束氨法中X=2~10。因此,NADS氨肥法与传统氨法相比,NADS氨肥法的氨用量可减少30%~40%。

NADS氨肥法在工艺上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不仅可以生产硫酸铵,还可以生产磷酸铵和硝酸铵,同时联产浓度98.13%的硫酸。结合不同条件,生产不同的化肥,灵活性较大,故称为氨肥法。

该法联产化肥的原理如下:

(NH4)XH2-XSO3+X/2H2SO4==X(NH4)2SO4+SO2+H2O(2)

(NH4)XH2-XSO3+XHPO4==X(NH4)H2PO4+SO2+H2O(3)

(NH4)XH2-XSO3+HNO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zs8903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02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