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苏轼见王安石》《次荆公韵四绝》含答案.docxVIP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苏轼见王安石》《次荆公韵四绝》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苏轼见王安石》《次荆公韵四绝》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13分)

【甲】

苏轼见王安石①

(北宋)邵伯温

移汝州,过金陵,见介甫甚欢。子瞻曰:“某欲有言于公。”介甫色动,意子瞻辨前事也。子瞻曰:“某所言,天下事也。”介甫色定,曰:“姑言之。”子瞻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介甫举手两指,示子瞻曰:“二事皆惠卿②启之,某在外,安敢言?”子瞻曰:“固也然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事上者,岂可以常礼乎?”介甫厉声曰:“某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盖介甫尝为惠卿发其“无使上知”私书,尚畏惠卿,恐子瞻泄其言也。介甫又语子瞻曰:“人须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子瞻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③,虽杀人,亦为之!”介甫笑而不言。

(选自《邵氏闻见录》,三秦出版社,有删改)

[注]①苏轼(字子瞻),被贬黄州五年后移官汝州途经金陵,和王安石(字介甫)相会的一段情况,此时王安石退居金陵。②惠卿:吕惠卿,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后,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据传吕惠卿曾将王安石写给自己的私信“无使上知”向神宗告密。③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

【乙】

次荆公韵①四绝(其一)

(北宋)苏轼

青李扶疏②禽自来,清真逸少③手亲栽。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鸩黄也斗开。

次荆公韵四绝(其二)

(北宋)苏轼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④。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注]①次荆公韵:次韵指按照原诗的韵及用韵的次序和诗;荆公,即王安石。此组诗作于神宗元丰七年,作者贬迁期间,途经金陵,拜访已退居金陵“半山园”多年的王安石。②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③逸少:王羲之,东晋大臣,书法家。④桤栽:一种落叶乔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东南数起大狱

②公所以事上者

(2)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固也然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

(3)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人须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双引号内的句子必须翻译)

(4)下列对诗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对王安石谈论国家大事,认为大兴兵狱是灭亡的征兆,应以仁厚治理天下,希望王安石有所作为。

B.诗中苏轼巧用动词和形容词,刻画出小院的主人养花种草、栽植竹木的生动场景,让人羡慕和欣赏。

C.诗中苏轼直接描写王安石的神情和状态,称赞其雅致绝尘的情怀,从而感悟到人生需要达观随缘。

D.苏轼和王安石虽政见不同,但在诗文中都胸怀天下,在远离政治中心后,惺惺相惜,成为朋友。

(5)请结合诗文内容,分析王安石的形象。(2分)

【答案】(1)屡次。用来……的。

(2)固也/然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

(3)做人必须知道‘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死一个无罪的人,即使能得到天下也不去做,’这才是可以的!

(4)C

(5)王安石小心谨慎、细心呵护植物,用心照料的场景,可以感受到王安石醉心山水,超然物外的胸襟。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作答时可结合句意来分析加点字词的意思。①句意:东南方也屡次发生大案。数:屡次。②句意:那么丞相用来侍奉皇上的。所以:用来……的。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句意和语法结构来分析。“固也”是表肯定的回答,其后应断开;“在朝则言”和“在外则不言”是并列的两个句子,它们中间应断开;“事君之常礼耳”是完整的句子,它的前面要断开;句意:当然。在朝中就言无不尽,在朝外就不便多言,这是侍奉君主的常礼罢了。故断句为:固也/然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行一不义:做一件不仁义的事。杀一不辜:杀死一个无罪的人。辜:无辜。弗为:不做。弗:不。乃:才。

(4)本题考查理解诗文内容。C.“青李扶疏禽自来,清真逸少手亲栽。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鸩黄也斗开”的意思是:碧青的李树枝叶茂盛、高低错落,这些都是荆公亲手栽种,也吸引了很多禽鸟来此栖息。深红浅紫竞相开放,雪白鸩黄互相争着盛开。“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的意思是:削尖竹子,穿起花朵,清除绿苔,寻找桤树来栽种。来到江南后,并未看见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但是五颜六色的花朵却竞相开放。诗中描写的是王安石养花种草、栽植竹木的场景,“直接描写王安石的神情和状态”在诗中没有体现;故选C。

(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甲文从“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盖介甫尝为惠卿发其‘无使上知’私书,尚畏惠卿,恐子瞻泄其言也”“介甫又语子瞻曰”“‘人须知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