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一组唐诗,五重景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跟康震品唐诗,赏五重独特景象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唐诗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康震教授以其深厚的文学底蕴和独特的解读视角,为我们揭示了一组唐诗中蕴含的五重景象。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唐诗的魅力,更让我们领略到古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自然之景:诗绘山河壮丽

唐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堪称一绝,诗人用灵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壮美秀丽的山河画卷。康震教授在解读中提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将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阳光照耀下,庐山香炉峰上云雾缭绕,如紫色的烟雾升腾,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川之间。“飞流直下三千尺”,一个“飞”字,生动地表现出瀑布水流的湍急和迅猛,仿佛能让人听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而“疑是银河落九天”,则以奇特的想象,将瀑布比作从天上倾泻而下的银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王维的山水诗也是自然之景的典范。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居秋夜图。一场新雨过后,空旷的山林显得格外清幽,秋天的傍晚,空气格外凉爽。明亮的月光透过松林的缝隙洒在地上,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淌。王维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景色中最细微的变化,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生活之景:尽显人间烟火

唐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还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展现了人间的烟火气息。康震教授指出,杜甫的《赠花卿》就反映了当时成都的社会生活。“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诗中描绘了成都城中丝竹管弦之声整日不断,乐声悠扬,一半随着江风飘散,一半直上云霄。通过对音乐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到当时成都城的繁华热闹,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而孟郊的《游子吟》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亲情。“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的场景。母亲一针一线,缝得那么细密,因为她担心儿子在外迟迟不归。这种深沉的母爱,让无数读者为之动容。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最平凡却又最珍贵的情感,那就是亲情的温暖。

历史之景:铭记岁月沧桑

唐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诗人通过诗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康震教授解读的刘禹锡的《乌衣巷》就是一首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诗作。“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朱雀桥和乌衣巷曾经是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居住的地方,当时这里繁华一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如今,朱雀桥边长满了野草野花,乌衣巷口只有夕阳的余晖斜照。那些曾经在王谢大族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也飞入了普通百姓的家中。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让我们感受到了岁月的无情和世事的无常。

杜牧的《赤壁》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佳作。“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在赤壁古战场捡到了一支折断的戟,经过打磨清洗后,认出这是前朝赤壁之战时留下的遗物。由此,诗人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如果当年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赤壁之战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大乔和小乔可能会被曹操掳到铜雀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历史发展的一种思考,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往往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情感之景:抒发内心波澜

唐诗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他们通过诗歌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康震教授在讲解中提到,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就是一首表达爱情的经典之作。“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中描绘了一对恋人相见时的艰难和分别时的痛苦。“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字,强调了相见的不易和分别的痛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吐丝和蜡烛流泪为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不渝和无尽的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则表达了诗人的友情和高洁的品格。“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描绘了在一个寒冷的雨夜,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寒雨连江,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平明送客楚山孤”,一个“孤”字,既写出了楚山的孤独,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而“一片冰心在玉壶”,则表明了诗人自己纯洁的品格和对友情的忠诚。

理想之景:寄托壮志豪情

许多唐诗中都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展现了他们的壮志豪情。康震教授解读的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就是这样一首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

文档评论(0)

aidingn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