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共同犯罪
案例一1998年8月6日,某市博物馆因面临洪水威胁,将局部馆藏文物转移至平安地点。博物馆工作人员成某和范某等人负责运送,文物搬卸至新地点后,因一时来不及配备平安保管设施,当晚由成某、范某等人负责看守。当天夜里,成某悄悄潜入一文物临时堆放房间,窃取了一件馆藏画卷。不料走出房间时,正碰上范某从另一存放文物的房间出来,并手持一青铜器,二人均吃一惊,十分为难,但立刻明白对方也是来盗窃文物,于是都未出声,相视一笑后各自离开。以后二人均未再提起此事。司法机关对文物失窃进行调查,在询问他们时,二人均称不知情,后经侦查,案件告破。经有关部门鉴定,青铜器和画卷各估价约10万余元。
案例二:1984年8月26日晚,吴平骑自行车窜至他所在的六车间,盗得紫铜240斤,放在自行车的后架上。此时,王文从四车间偷出黄铜60斤,刚出车间门口,见吴平推自行车过来,就喊住吴平,把自己偷的铜放在吴平的自行车后架上,二人一起往外运。走出不远,发现执勤人员,二人将所盗之物抛弃并逃逸。
共犯附属性说以正犯的行为为中心,使共犯依附于正犯而成立,严格地限制了共犯的构成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揭示了正犯与共犯的关系。例如:没有成心杀人罪的正犯,教唆杀人或者帮助杀人的共犯就不成立,只能按单独成心杀人罪的预备犯或未遂犯论处。
共犯行为与正犯行为之间具有以下三种关系:(1)组织行为与正犯行为之间具有制约关系。(2)教唆行为与正犯行为之间具有诱发关系。(3)帮助行为与正犯行为之间具有协同关系。
案例三:甲驾驶着自己的出租车在马路上行驶,乙招手后甲停下车,乙说去某僻远处,甲问去那里干什么,乙说去杀人,甲仍然将乙运送至目的地,乙在此地杀了丙。甲是否构成成心杀人罪的共犯?
案例四:甲将自己配置的猎枪借给乙使用三天,但在次日,甲便向乙索要猎枪,乙问为什么提前索回猎枪,甲说需要用猎枪杀丙,于是乙将猎枪还给了甲,甲随后杀死丙。乙是否与甲构成共犯?
案例五:甲企图拦路杀人抢劫。在其将骑摩托车的被害人用木棍打倒后,甲的朋友乙恰巧路过,二人遂共同从被害人身上搜出钱包后,共同骑着被害人的摩托车逃走。被害人因头部被木棍击中而死亡。对此案应如何处理?继承的共同正犯——是指某行为人先行者在实行行为的一局部终了之后,其他行为人后行者认识了其间的情况后,具有共同加工的意思加工于事后的行为的场合。
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同正犯,但仅由甲一人对被害人的死亡负刑事责任案例六:某日夜里,甲以强奸的成心、乙以抢劫的成心共同潜入被害人的房间,二人共同将被害人打倒后,甲对被害人实施了强奸行为,乙拿走了被害人家里财物及现金共计价值5000余元。被害人身受重伤。经查,该重伤的结果系二人共同造成。本案应如何处理?
案例七:被告人王某对甲有仇,遂出资5万元雇使张某去除掉甲,张同意,并将欲杀甲的情况告诉其妻陈某,陈某不仅不加制止,而且积极为其出谋划策,帮张买来一把尖刀用于杀甲。在陈某的帮助下,张某作了充分准备,于某晚潜入甲的家中,当时甲不在家,见甲妻乙正在床上睡觉,顿起恶意,就把乙给强奸了。等到甲回家,又把甲给杀死。问题:对王某、张某和陈某应当如何量刑?
案例九:甲与乙有仇,曾扬言杀乙。乙逃往他乡后,甲在多处张贴悬赏广告,内容是“杀死乙者奖赏5万元〞。在没有任何人杀乙的情况下,甲是否成立成心杀人罪的教唆犯?如果丙杀死乙,甲是否成立教唆犯?
案例十:甲教唆乙盗窃丙的财物,乙接受教唆后前往丙家盗窃,发现丙在家便使用暴力抢劫了财物。甲是否成立抢劫罪教唆犯?案例十一:甲教唆乙盗窃丙的财物,乙接受教唆后盗窃了丙的财物,但当场被丙发现,为了防止被丙抓捕,乙对丙使用了暴力。对甲的行为应如何适用法律?
案例十二:如:被告人张某、陈某、刘某等到家附近的小山上寻衅滋事,当看到有路人戴着军帽,觉得很威风,于是陈某就强行向路人索要。得手之后,向刘某炫耀,刘某心动,要求张某、陈某帮其也弄一顶。于是3人一同来到山下,正看到被害人黄某戴着军帽走过,刘某上前与黄某纠缠、厮打,而后抢下帽子转身离去,黄某不甘心,在后面追着向刘某讨要,张某拿出随身携带的小钢刀朝黄某的左胸刺去,将被害人的心脏刺穿,引起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谢谢
11111111144487看看
12过眼云烟3古古怪怪456男7古古怪8vvvvvvv9方法
古古广告和叫姐姐和呵呵呵呵呵斤斤计较斤斤计较化工古怪怪古古怪怪个CcggffghfhhhfGhhhh
文档评论(0)